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班夫移植病理基金會暨西班牙移植醫學會聯合會

班夫移植病理基金會暨西班牙移植醫學會聯合會

病理檢驗部主治醫師 楊安航

摘要(含關鍵字)

  班夫移植病理基金會每兩年召開國際移植病理大會,其所製定的病理診斷共識己成為全球奉行的主流規範,並且廣泛的應用在臨床治療及許多新葯試驗上。此次大會主旨在更新各器官的移植病理診斷指引及發表全球研究的新進展。職以本院病例報告受邀参加此次在西班舉辦的大會,發表罕見的移植腎單株免疫球蛋白病所導致的腎絲球足細胞結晶體沉積病變。我們的報告屬於此次大會的主題之一有關移植腎的再發及新生腎病。此次大會提出許多目前最重要的移植醫學議題及未來移植病理的新展望,尤其在更新病理診斷共識及新穎分子生物技術的應用及發展上,值得我們學習及推展。此次参展最大的感想是除了要確立我們的移植病理診斷能維持在國際尖端水平以上,在研究議題及成果上也要能受到國際同儕的重視。

 

關鍵字:移植病理診斷共識,單株免疫球蛋白病,足細胞結晶體沉積

 

一、目的
  (1) 受邀参加班夫移植病理基金會暨西班牙移植醫學聯合會並發表本院病例--"移植腎單株免疫球蛋白病所導致的腎絲球足細胞結晶體沉積病變"。
  (2) 學習交流移植病理的新知及技術,尤其在更新病理診斷共識及新穎生物技術的應用及發展,並確立我們的移植病理診斷能力可維持在國際尖端水平以上。


二、過程
  班夫移植病理基金會每兩年召開國際移植病理大會,今年三月二十七日至三十一日在西班牙巴賽隆那大學與西班牙移植醫學會合併舉辦聯合會議。職以本院病例報告受邀参加此次在西班舉辦的大會,發表罕見的移植腎單株免疫球蛋白病所導致的腎絲球足細胞結晶體沉積病變。此次會議有數百位全球各地專業人士参與,臺灣病理醫師除本人外尚有臺中榮總文醫師参加。我們的報告也是此次大會的主題之一,引起國際同儕的注意及廣泛交流。


三、心得
  此次大會的主要議題涵蓋移植器官老化、抗體性排斥、遠距病理診斷、大數據在移植病理學的應用、移植相關生物標誌的進展、排斥耐受性、腎、肝、心和肺器官移植病理的臨床進展、移植病理數位化、捐贈和倫理、組織配對免疫學、人體移植臨床試驗的關鍵問題、組織再生及修復、同種異體移植的新技術及病理特色和診斷共識、同種異體移植物器官的非特異性損傷及診斷、移植組織病理學之發展及更新、器官採取之病理檢診、免疫抑制和個人化醫療、面部及四肢移植的進展及病理診斷、移植組織工程病理等重要議題。本次大會提出許多未來移植病理的新展望,尤其在更新病理診斷共識及新穎生物技術的應用及發展上,值得我們學習及推展。其中最值得借鏡之處包含:
(1) 鼓勵利用研究成果及本院臨床資源,多參與此類專業科學會議,以提昇我們的移植病理診斷能力在國際尖端水平上。此外也可藉機尋求跨國合作機會來争取新診断試劑或儀器的測試機會。此次會議中,許多國外的成果,值得我們學習及推廣。(2) 班夫移植病理基金會國際移植病理大會內容涵蓋各類器官移植如腎臟、心臟、胰臟、肝臟、小腸、以及複合組織(臉以及肢體)等,因時間上各器官系統專業區段討論多為平行進行,個人無法同時参與並携回最新資料,將來可鼓勵各專業領域的醫師一起参加以平衡加强各移植領域的發展。 (3) 鑑於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病理標本及診斷統計均可進行高通性大數據分析。此為擴展移植醫学研究的視野與研發能力以及追求一流尖端醫療必備的核心概念,值得推廣。這次會議展示的許多成果强調跨領域合作及生物資訊應用的重要性。本院移植病人的臨床資料及各類檢體繁多,須有計劃及系統性收集。目前本院己進行所謂〝移植結前捐贈器官生檢(time zero donor biopsy) 〞 以及〝移植後定期生檢(protocol recipient biopsy) 〞的計劃。此為國内首先倡導施行,在此合作下,將可收集完整豐的移植標本,而本部也已配合使用最新的〝班夫移植病理診斷分類〞作系統性及報列性報告。計劃朝向整合臨床及病理醫師以及基礎免疫學者,組成研究團隊的方向進行。以創新的構想结合本院豐富臨床資料及病理檢體來争取大型研究經費,將來才有機會將成果育成為有經濟價值的診斷或治療產品。同時也要鼓勵年輕優秀醫師科學家,投身於新穎生物技術的學習及應用發展,以接軌下一世代的移植病理診斷技術及治療的提昇。 (4) 此次大會新穎議題如移植器官老化,移植相關生物標誌的進展,組織再生及修復,移植組織工程病理等均為具經濟性的發展項目。可做為移植醫學研發培育的目標。


四、 建議及改進事項:
  (1). 建立移植病理診斷專業團隊。此次参展最大的感想是除了在研究議題及成果上也要附合應用及主流趨勢並且要能受到國際同儕的重視。最重要的是要確立我們的移植病理診斷在各器官系統上能維持在國際尖端水平,成為全國或國際移植醫療学習及諮詢的對象。為達成此目的應鼓勵各領域移植專家多參與此類專業科學會議,吸取新知之外,也可建立合作管道。
  (2). 發展有效率及前瞻的移植病理研究專業團隊。此次大會提出許多新穎移植病理診斷相關的生物標誌,其中許多分子生物標誌己開發為診斷產品。如能成立有效率及前瞻的研究專業團隊將來可歸劃朝向研發具經濟性的產品來進行。
  (3). 建立移植病理組織庫以提供移植研究專業團隊充足的研究材料。移植病理組織庫除一般病理切片臘塊包埋材料外,應收集充足的冷凍組織以進行基因及其表現的分析。臨床上也要能配收集合血液、尿液及分泌物。此次會議中,許多成果發表的背後均有龐大組織庫網絡的支援。
  (4). 建立動物移植平台及其組織庫以提供移植研究專業團隊充足的研究材料,以進行產品測試。動物模式為發展前瞻性移植臨床及病理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此次會議中,許多動物前瞻性移植研究的成果發表均有完善動物移植平台的支援。

 

附錄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