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臺北榮總放射線部實習心得

臺北榮總放射線部實習心得

陽明大學醫學系五年級實習醫學生 林鈺修

  放射科的這個月,難想像黑白影像竟這樣多彩而充盈著希冀知識的生命。每天質量俱精的影像課程,或多或少填補了大三大四忙碌於區段考和活動間,所疏漏的那些對於黑白影像精細的辯證。從操作簡易卻需要無比精深判讀功力的CXR、有效鑑別急診頭部創傷的CT、腫瘤和軟組織們不可或缺的MRI,到各式介入性的血管攝影治療。到了這座寶山,實在慶幸自己出席了每堂課,每堂都抱了滿滿的金麥和稻穗,在上山途中再慢慢反芻。

  經歷前三個月見習的洗禮後,對影像醫學在臨床重要性的體悟,是當年坐在綜三教室的懵懂孩子所無法理解的。正如老師所說「放射科醫生的工作,是其他的醫生在影像上的老師」,想當初在外科時,第一個月就被脊椎影像弄得一頭霧水,到了期待已久的神外,卻分不清中風和各種腦瘤,最後來到泌尿更發現連基本的KUB判讀都能零落如此,後悔自己當年學的不夠徹底之餘,更下定決心要在接下來一個月好好的學習。雖然我反應不快,發言可能不如部分同學活躍。然而每次老師停留在一張影像讓我們思考,公布答案發現自己默默猜對時,那滿溢興奮依然難以言喻。影像學檢查中,個人對Brain CT及Functional MRI相當感興趣。打這篇心得的當下,剛在上午聆聽了凌憬峯老師對急診Brain CT條理分明的精闢解說,複習了熟悉的SDH、EDH外,更對過往不甚了解的基底核影像和中風的鑑別,建構了一個清晰有系統的判讀脈絡。回想當初那些努力汲取拚湊著影像知識的日子,有種在影診這個大家庭終於獲得圓滿的感覺。

  最後要特別謝謝IVP及MRI室護理師學姐們,在我第一次on IV失敗後依然相信我,讓我第二次就順利on上,之後還完成了幾個困難的case。大七在北榮時,很希望能再回來放射科學習,也期許自己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好好努力,下次來到這裡時,能夠顯著的發現自己在各方面有所進步。再次謝謝放射科的所有老師和學長姐們這麼用心的指導我們!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