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憂鬱症診斷治療的新進展

憂鬱症診斷治療的新進展

精神部主治醫師 李正達

  “這個抗憂鬱藥物對他/她會不會有效??”,這個問題常常是精神科醫師在診間面對憂鬱症患者時,最常在心裡面自己問自己的問題。無奈,卻是事實。

  或許有人會問 ”這份擔心在臨床上重要嗎?”。這個懷疑並不意外,因為臨床上已有許多好的抗憂鬱劑藥物及其他治療選擇(如: 心理治療),或許有人認為事情哪有那麼嚴重?! 抗憂鬱劑藥物的療效本來就需要等待,臨床上用上一個新的抗憂鬱劑後需要等待4-8週,抗憂鬱劑藥效才會漸漸出現,而這是跟一般內科治療差別最大的一個部份,況且如果用了沒效,下一個藥物也同樣的要等待另一個4-8週。換句話說,接受抗憂鬱劑治療原本就是需要耐心的。但,我們的這份擔心絕對是重要的,這種嘗試錯誤來得到答案(trial and error)的憂鬱症治療模式是現階段憂鬱症防治上最大的障礙,站在患者的角度,幾個月的等待哪受得了,嚴重憂鬱一周就已經快不行了,何況是幾個月,最後才告訴患者 ”很抱歉,抗憂鬱劑對你/妳沒有效!!”,由於據統計有1/3以上的憂鬱症患者屬於治療難治型(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TRD),也就是對現今的抗憂鬱劑藥物或是兩種以上的抗憂鬱治療的反應不佳,有機會面臨到這種冏境的患者佔了臨床上的絕大多數。也因此,在治療之前能準確預測未來療效的方法是非常需要的,也是我們團隊近幾年來研究的重點之一,而最近終於有機會突破,也就是:未來早期預測抗憂鬱療效的時代,已揭開序幕。

  過去有許多的研究已發現:腦部的一個重要結構的活性與臨床上的抗憂鬱療效有極大關連性,也就是:在抗憂鬱治療前,若此結構(也就是前扣帶迴,見文中附圖)的活性若愈高,抗憂鬱治療效果就愈好,這個發現已被證實一致的出現在,抗憂鬱劑的治療,包括抗憂鬱藥物或是其他抗憂鬱治療方式(如:新一代腦部刺激術)。因此,吾人發展一個可反應及活化該腦區活性的電腦程式,吾人以兩年半的時間,也謝謝蘇東平教授、謝仁俊教授、阮啟弘教授…等人在我失去方向時適時的給予正達指導,最終吾人利用一個隨機分佈、雙盲的研究,證實在抗憂鬱治療之前所得到的腦部訊號,可有效預測未來抗憂鬱治療的效果,這個重要的發現在2016年1月發表在知名國際期刊【Cerebral Cortex】上(Li CT et al., Cerebral Cortex, 2016),除了這個預測能力外,吾人的研究也發現,抗憂鬱劑的療效是可以被改變的,也就是原本治療療效不好的,在經由人為的腦部操弄活後化,變得有效的比例顯著增加,這個突破性的發現為國際上首度發現,剛被國際高影響力的知名期刊【Trends In Neurosciences】(TINS)做專題的報導(Romei et al., TINS, 2016 September),除了專利正在申請中之外,吾人更試圖結合陽明及台大卓越學者(陳中平教授、洪碩宏博士候選人、胡翔崴博士候選人)的專長,朝向研發可攜帶式、可自我偵測情緒壓力、甚至早期自我治療的模組,目前已有一定的進展,相關研究發現也於日前也在科技部及宏碁所辦全國最大的科技創新比賽中得獎,這是北榮陽明於該比賽的首次得獎(如下圖)。

  此外,吾人因為主持功能性腦神經造影及腦部刺激實驗室,從幾年前的摸索陣痛期,感恩目前已有些許突破,在努力之下,目前實驗室的架構不但已建置完成,理論假設的基礎也漸漸成形,團隊雖不大但成員個個精良,團隊中有許多有能力的研究醫師(如:鄭醫師…)、優秀的助理(如: 朱小姐、魏小姐)及有著共同理想的研究所學生們,目的之一即是專研針對藥物治療頑固型憂鬱症的新型治療,最近團隊的一個發現幸運的能發表在SCI影響因子超過10分的國際知名期刊【Brain】上(Li CT et al., Brain, 2014),團隊未來的自我期望是對於廣大的高壓、憂鬱族群能有直接的臨床助益、提供更客觀及更快速的診斷及治療。

  對抗憂鬱症、研究憂鬱症機轉及更有效的治療真的很困難,在亞洲社會更是個挑戰,除了社會壓力沉重、患者的表現也常隱藏在許多高度煩惱、身體症狀不舒服的病人中之外,而研究的環境及研究經費的來源都是目前研究上的冏境,不過我們會堅持下去,說真的:對抗憂鬱症不容易,但我們會盡全力。也謝謝研究路上曾經幫助過我的長官、同事、好朋友們、當然還有我的家人們,要感謝的人很多,真的! 沒有您們就沒有我。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