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胃腸內視鏡 
 作者: 台北榮民總醫院 胃腸科主任 張扶陽 日期: 2011.05.23 
前言

胃腸道是種空管腔器官,若能藉助儀器伸入管腔內即可順利檢查黏膜異常。早年的胃腸檢查是灌注鋇劑在X光下攝影,對於一些模菱兩可病灶仍難鑑別。後來發展出以金屬製之直管放入口內,如吞劍方式伸入食道及胃內或由肛門伸入直腸,乙狀結腸即可檢查部份胃腸道,這就是胃腸內視鏡之起源。這種直管放入的內視鏡長度有限,受胃腸道自然彎曲,括約肌等解剖的限制,檢查視野亦屬有限,其次外來光源易灼傷胃腸道,須有經驗醫師方能順利操作。而病人難受程度及高頻率意外刺傷或刺穿胃腸道,限制了此種直式內視鏡之廣泛臨床應用。所幸70年代由於工程技術進步,可彎曲式內視鏡順利發展推出,廣泛運用於胃腸道、呼吸道、泌尿道、婦科等空管腔器官檢查。所謂可彎曲式內視鏡目前約分兩種,較早發展的是光學纖維內視鏡,因光線可在光學纖維內傳導,故無論如何彎曲此纖維都能傳送光線影像。所以標準的光學纖維內視鏡在頭端(檢查端)有一透鏡,收集影像後經成束的光學纖維傳到眼側,經另一組透鏡復原檢查端所見之影像。當然此內視鏡內尚有空腔,可供打氣充滿胃腸道後,利於內視鏡推進,另外可吸取分泌液及清除檢查視野障礙。此內視鏡外接光源,將已去除熱力的冷光經由另一組光學纖維束送入胃腸道供管腔內照明。內視鏡操作端尚有旋鈕可上、下、左、右多方面調整檢查端角度方向,以取得最佳視野檢查病灶。特殊之內視鏡有側視式,即內視鏡視野朝向側端,主要功能是供胰膽管攝影用,亦有內視鏡有巨大管腔供取異物、息肉切除術、乳頭切開術等治療功能之用,亦有附調節板(elevator)可調整內置網、活體取樣夾、導管之角度等功能。光學纖維內視鏡之缺點是使用的光學纖維久了易有老化之現象或纖維斷裂,所呈影像即有黑點阻礙檢查視野。最近由於CCD(對偶電位晶片)charge coupled device之使用,此感光晶片置於內視鏡頭端可取代一般攝影機鏡頭。CCD獲取影像並予以數位化後,以內視鏡內電纜線傳出後可在電視監視器上直接顯出影像。此種影像視野大,解析力清楚高於家用電視。而且數位化之影像可凍結,或存於各式記憶體內,如磁帶、錄影帶、硬碟、光碟內。甚而可傳送至遠地供研究、教學病例討論用,這種系統我們稱之為電視內視鏡(video endoscope)。當然此種系統不會有斷裂光纖或老化現象,唯其價昂。無論是老式直管式、光學纖維式或電視內視鏡,其目的皆供胃腸醫師直接檢查,採取病理標本於胃腸黏膜,作疾病之診斷,藉助進一步各式附屬儀器的發展可取代一些過去外科才能完成的治療步驟;如取異物、止血、息肉切除、擴張狹管管腔、放置引流管、灌食管等工作。所以操作內視鏡必須了解其適應症及禁忌,更須了解受檢者為何接受內視鏡鏡檢,其病情以及預期結果。萬一發生併發症時之緊急處理方式,更重要的是受檢者多半畏懼一長管置入體內檢查之不適及恐荒感。檢查者須解釋內視鏡功能,安撫受檢者,施以適當之術前用藥(premedication)後再行檢查。術後應解釋內視鏡檢所見之結果,使受檢者寬心,減少疑慮或急切盼望獲得結果的緊張感。切不可強行插入受檢者口或肛內,避免掙扎所引起器官刺穿、裂傷等後遺症。 

一、胃腸內視鏡檢之適應症 (表一) 

二、胃腸內視鏡檢之禁忌 (表二) 

三、內視鏡檢術前工作 

受檢者簡史、理學檢查所見、檢查目的、預期治療結果、禁忌症、凝血史、志願書皆須詳細獲得,並須向受檢者述說檢查目的、方法、發生併發症時如何處理。上胃腸道受檢者,祇少須禁食及禁飲水8小時以上,如此才能完全排空食物殘渣,減少嘔吐時可能併發的吸入性肺炎。下胃腸道檢查者也須禁食,可以口服瀉劑促進腹瀉,排除殘渣,或是再加上各式灌腸,清潔結腸,減少檢查時殘留糞便之阻礙視野。上胃腸道受檢者先服用semithicone (Gascon)乳液消除胃腸道內眾多氣泡,注射抗膽鹼劑(anticholinergics)或glucagon抑制胃腸道蠕動,放鬆各括約肌利於內視鏡之進出。國外醫院常再追加靜脈注射如diazepam之鎮定劑或meperidine止痛劑減少受檢者劇痛。對於結腸鏡檢者可考慮這些止痛劑,因多數病例實在無法忍受內視鏡所引致之疼痛,此時亦需特別注意受檢者生命跡象,不可有過量止痛劑抑制呼吸狀態。術後得休息至無暈眃時才可離開檢查室。 

四、檢查原則 

內視鏡置入人體內,最高原則是不可盲目向前猛推進,必需一面灌氣,膨脹胃腸道取得正確之視野後才能向前推進,尤其是彎曲度極大的乙狀結腸,良好視野尤其重要,否則強行推進可能導致穿孔。一旦遇到阻礙便須立即回收,重新調整方向、角度再繼續推進。異常的血管切勿任意切片,否則引發出血不止難以收場。上胃腸道檢查最大深度是在十二指腸第二部份,結腸鏡則是抵達盲腸。若因技術、病例耐力、受檢者自行要求中止等各方面的因素限制不能完全檢查時,即應立即中止檢查,不可因顧及檢查者顏面而產生意外。取出的內視鏡應立刻清洗:包括擦拭黏液、血跡、沖洗打氣管腔,以清潔液再洗淨內視鏡體及管道,清水沖洗去除殘留清潔液,最後置入清洗機內再洗淨烘乾。如此才能完全消毒,亦須避免污垢阻塞管道。 

今就胃腸道內一些常見的病灶之內視鏡檢作一概略介紹: 

1. 發炎(Inflammation): 

一般所謂的發炎是指紅、腫、熱、痛。內視鏡所見的發炎則是黏膜變色如充血,散佈眾多小出血點,水腫、或紅、白相間如pepper salts等特徵即是標準炎症。最常見的炎症是食道炎,即食道與胃賁門黏膜特有的Z線消失,取代的是向上延申的黏膜炎症,嚴重的可變成潰瘍或圍繞管腔一週形成融合性炎症,最後變成窄狹。食道炎嚴重者可向口側延伸,甚而細胞異形化(metaplasia)稱之為Barrett‘s食道,最後患腫瘤機會增加。 

胃炎:是最常見的上胃腸道炎症,內視鏡檢極為主觀,如表淺性胃炎(superficial gastritis)常見於胃竇。而萎縮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常見於胃體,標準內視鏡觀是胃內未充氣時,胃體大彎處皺壁仍完全消失。此外尚有門脈高壓胃病變(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常見胃體,胃底黏膜呈猩紅斑點之充血點(scarlatina sign)。 

十二指腸球部炎症(bulbitis)亦是球部充血,臨床上無特殊意義。第二部份則極少有炎症發生。 

結腸炎:急性結腸炎多是細菌感染所致,受檢者極少因此感染而施行結腸鏡檢。最多見卻是慢性炎症如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缺血性結腸炎(ischemic colitis)等。因均有其特殊臨床鏡檢徵候,藉此很容易鑑別。 

2. 糜爛(erosion) 

糜爛與潰瘍之差別是前者僅破壞黏膜,呈急性,多發性。後者則是損傷至黏膜下層或肌肉層,單個居多,但亦可多發性、急或慢性表現。食道糜爛可能是某些病毒感染,Becht‘s疾病。胃及十二指腸糜爛主要是因藥物、缺血、緊張等所致。有時呈現上胃腸道出血症候。若去除病因後,糜爛極快就可復原。結腸之糜爛較少見,必要的鑑別是阿米巴原虫引致早期的潰瘍。

3. 潰瘍(ulcer) 

食道潰瘍在上端可能是一些藥物如tetracyclin(四環黴素)所致,而下端就是胃食道逆流疾病所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多半是指消化性潰瘍。這類潰瘍基底是潰爛底(ulcer crater)週遭是炎症所形成的ridge,如果爛穿至基底血管則有出血之表徵。潰瘍痊癒後可形成疤痕使十二指腸球部變形、狹窄。胃潰瘍好發於胃角(angle),胃竇幽門前部(prepyloric area)。此型幽門前部潰瘍一般認為仍屬高泌酸型。另外亦好發於賁門,即胃體上側大彎後壁處,這兒常是內視鏡檢查死角,若不仔細查看常會疏乎其存在。胃潰瘍的重要性是如何鑑別,此類潰瘍為真正消化性潰瘍或則是胃癌,單憑內視鏡觀潰瘍數目仍難區別。必須以組織切片夾(biopsy forceps)取得潰瘍邊緣(ridge)的組織作檢查。每次取樣應在6~8片以提升診斷率。而有時病理檢查為良性者,尚須以特效藥物治療後2~3月再行追蹤,取得組織檢查。不癒之潰瘍應考慮可能為胃癌甚而淋巴瘤,因後者病理檢查內視鏡取樣標本機率不高。除了少數年輕病例因服用抗炎症非類固醇藥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引致之多發性胃潰瘍,可大膽假設為良性潰瘍外,其餘胃潰瘍均須以嚴肅心態正視其病理檢查及藥物治療後的繼續內視鏡追蹤。十二指腸潰瘍則毫無疑問生長於球部,且均是良性潰瘍,勿須病理學檢查判定。由於反覆潰瘍發作,極易形成球部變形、狹窄及假形憩室(pseudo-diverticulum)。生長於第二部份的潰瘍得考慮是因藥物所致。結腸若有潰瘍則須觀查有否合併假性息肉、炎症、廔管或鵝卵石狀病變(cobble stone appearance)鑑別是那一種的結腸慢性炎症。例如縱走形排列線狀潰瘍出現時則是克隆氏病,若潰瘍之間夾雜著炎症、出血點,則是潰瘍性結腸炎。嚴重性結腸炎在操作內視鏡時,須極度小心避免造成胃腸道穿孔。 

4. 息肉(polyp) 

自管腔內突出的良性病灶稱之為息肉,一般是指由上皮衍生者(epithelium)。若是覆蓋完整上皮的息肉狀物(polypoid lesion)則可能由黏膜下層衍生的平滑肌瘤,脂肪瘤等。息肉依病理學區分為增生性(hyperplastic)或腺狀(adenomatous)息肉。後者又可分管狀(tubulous)或菜花狀(villous)。菜花狀息肉顧名思義惡性機率極高。一般的腺狀息肉尺寸超過2公分以上則惡性機率增高,其內常含有原位癌(Ca in situ)。因此任何有柄息肉(stalk),其尺寸超過5mm時須考慮施以息肉切除術,取出息肉作完整病理檢查。食道由鱗狀上皮衍生的息肉是乳頭瘤(papilloma)惡性化機率極少,若仍有柄宜考慮切除。胃內單一息肉居多,病理檢查多為增生性息肉。若數目增多呈息肉症(polyposis)應考慮可能是某些遺傳性息肉症。十二指腸球部若有息肉狀物,則應考慮為類癌(carcinoid)之診斷。結腸的息肉有可能是同時併發(synchronous)發現一個息肉,代表其他段結腸仍有息肉再發生之可能性。能切除的息肉都應考慮予以完全切除,以預防其惡性病變。若是息肉症時則應作其他器官檢查,鑑別是否屬遺傳性息肉症,如Gardner`s息肉症,除了結腸內有眾多息肉外,尚有結腸外表徵:多齒(supernumerary teeth)、骨瘤、軟組織瘤(soft tissue tumor)等。施行息肉切除時以電燒刀套住息肉之柄,要注意勿連胃腸壁也套住而有燒穿胃腸壁之慮。太大的息肉無法一次切除時可一片一片削除,電凝及電切(coagulation and cut)交替使用,以避免流血。儘可能的將取出切下的息肉作完整之病理組織檢查。 

5. 腫瘤(Tumor) 

常見胃腸道腫瘤極易由其外觀診斷,如食道癌可見腫瘤突出,表面潰爛,脆弱易出血,常會阻塞部份或全部管腔。胃癌好發於胃體上方近賁門處,或者胃竇處,形狀多變如息肉狀、潰瘍狀、潰瘍浸潤(infiltration)等。腫瘤表面嚴重潰爛,出血夾雜著腐臭味更易診斷。甚而可能阻塞幽門口,但胃癌極少侵入十二指腸球部,以活體組織夾(biopsy forceps)取樣時應取潰瘍邊緣或息肉狀突出物,至少取6~8片以提升病理診斷率。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現在也相當普遍經由內視鏡診斷。內視鏡下早期胃癌常區分為I、II、III型。I型為息肉狀突出,II型僅輕微黏膜變化,依隆起、平坦及凹陷外觀又可分為IIa、IIb、IIc等型。III型為類似潰瘍之腫瘤。早期胃癌因癌細胞僅侵犯至黏膜下層,未抵達肌肉層,故手術切除後預後甚佳。若檢查者對早期胃癌有警覺性,並不難經由內視鏡診斷之。胃之原發性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內視鏡觀常似胃癌或潰瘍,但若有眾多大小潰瘍性腫瘤合併巨大皺摺時,即應考慮為原發性淋巴瘤,取得之標本尚須以特殊染色,才能鑑別是否為淋巴瘤。胃的平滑肌瘤(leiomyoma)或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常是胃出血原因之一,好發部位在胃底近賁門處或在胃體。其標準形式是黏膜下層腫瘤,表面有潰爛即其出血點。病理取樣不易直接取得肌瘤組織,因此診斷幾乎全憑特殊內視鏡影像獲得。異位胰(迷走胰):(ectopic pancreas, pancreatic rest)是胃內常見的一種良性息肉狀物,通常是位於胃竇大彎處的黏膜下層腫瘤,表面有臍(umbilication)狀凹陷,即異位胰之胰管開口。對此異位胰不須作任何活體切片檢查,亦勿須手術治療之。結腸腫瘤可分佈於結腸任何部位,內視鏡觀是標準息肉狀腫瘤,合併腫瘤表面潰爛,易脆或出血之組織,管腔可變狹小。內視鏡若能通過腫瘤則須檢查其餘部位,是否亦仍同時有其他腫瘤存在(synchronous tumor)。而迴盲瓣有時亦呈現息肉形狀,須小心鑑別,勿以為是腫瘤。 

6. 憩室(Diverticulumn) 

胃腸道是一不斷蠕動之器官,進食後更可改變其內蠕動形態,壓力。因此年老後管腔壓力大可迫使黏膜順著血管貫穿腸壁點突出胃腸壁外,這就是憩室形成原因。在食道上端的憩室稱之為Zenker`s憩室。內視鏡不易發現此憩室,因極接近上食道括約肌,放入或抽回內視鏡時受食道管壁壓力大,管腔緊閉下很難發現此種憩室。其他位於食道中段或下段的憩室就很容易發現。操作內視鏡推進時須小心,勿推入憩室內形成穿孔。胃的憩室較少見,偶而在胃底處可發現。十二指腸憩室多位於第二部份內側,尤其在華達氏壺腹(ampulla Vater)週圍最常見,數目由一至三個不等。因直視(end view)式內視鏡視野限制之故,不易發現此類憩室。但在操作逆行性胰膽管攝影術時就很容易發現這類憩室,甚而有些胰膽管開口就在憩室內或其邊緣上。結腸憩室也極常見,由乙狀結腸起就可能發現大小不等憩室,數目常是多發性。左側發現的機會顯著高於右側,結腸憩室尺寸都不甚大,因此勿須憂慮誤將內視鏡推入結腸憩室內。 

7. 異常血管病灶(Vascular lesion) 

老年人食道上,中端常見靜脈擴張(phlebectasia)為藍色血管叢,無特殊臨床意義,亦勿須治療之。其次最多見食道血管病灶的是食道靜脈曲張(esophageal varices)。這是為怒張、隆起、擴大彎曲的靜脈,在下、中端食道易見。主因是肝硬化等病變引致的門脈高壓,血流至肝不順暢,因此回流積血使得血管曲張。顏色可為藍或紅色,若此血管上仍有小血管或櫻桃紅色(cherry red spots)即代表最近曾經出過血。曲張血管數目由3~5條不等。內視鏡檢查時應小心,切勿以組織切片夾任意切片而引發流血難止。目前可採用經內視鏡注射硬化劑(EIS: endoscopic injection sclerotherapy)或經內視鏡結紮術(EVL: endoscopic vascular ligation)方式消除此類曲張靜脈。胃內亦可能有胃靜脈曲張(gastric varices),常見於胃體或胃底,主要成因是血流經由短胃靜脈(short gastric vein)流通不暢之門脈高壓所導致,此種胃靜脈曲張是不可施以EIS或EVL治療法根除之。胃內亦常有血管分化不良(angiodysplasia),這種血管病灶極類似蜘蛛痣(angiospider)的黏膜血管病變,有機會形成胃腸道出血。有時後天免疫不全症患者(AIDS)亦有此類angiodysplasia。對此類黏膜血管病變,不須輕易施以切片證實。若高度懷疑為出血主因時,可考慮以熱探子(heat probe)將之燒除。其他的血管病變,如Osler-Weber-Rendu等症則需觀察全身其他病變作一鑑別診斷。十二指腸球部或第二部份的血管病變極少見。在老年人的結腸亦常有angiodysplasia也是結腸出血原因之一。有些肝實質病變者的結腸亦偶有曲張之結腸血管。至於缺血性結腸炎僅在發病如出血時才能診斷。直腸最常見的血管病變是內痔,可見肛門內側直腸壁上明顯曲張的血管叢。 

8. 異物(Foreign body) 

無論是有意或無意由口吞入或塞入肛門的異物真是五花八門,如假牙、硬幣、牙籤、鈕扣等。經由內視鏡取異物時須特別小心,尤其是尖銳異物可能取出時會傷及胃腸道黏膜。某些異物不易通過幽門、賁門、咽喉等數個胃腸腔狹窄處,或許會造成進一步損傷。有些特殊設計經由內視鏡的夾子可夾取硬幣等光滑物品。此外也可藉助外套管(over tube),套於內視鏡外側,一併插入胃腸道,將外套管固定後即可自由進出內視鏡取異物,也可保護食道咽喉等黏膜不受異物刺傷。有些病例可見胃石(bezoar)這是不消化的食物纖維、毛髮等纖維質在排空差的胃內如滾雪球般的愈滾愈大,甚而壓傷黏膜。對於這類bezoar可使用酵素溶解。因其質軟爛很難經內視鏡取出,有時亦可用胃腸蠕動刺激劑(prokinetics)能排除之。若受檢者在絕對空腹下,內視鏡檢發現胃內有殘存的食物,可能就是排空機能差所致。偶而也能經內視鏡發現蛔虫、鉤虫等寄生虫在胃或十二指腸內,有些蛔虫會鑽入膽管形成急性膽管炎。受檢者接受胃空腸等吻合物後有時可發現殘留的縫線,除非引致出血,不需剪斷縫線強行夾出。正常人或殘胃者亦常見到黃色素瘤(xanthoma)這是吞噬細胞(macrophage)內含脂肪,無任何臨床意義。 

9. 治療性內視鏡(Therapeutic endoscopy) 

最常使用內視鏡治療的消化道疾病是出血,若是噴射狀動脈出血(spurting)可使用熱探子,腎上腺素(epinephrine)注射等方式予以止血。有些潰瘍雖已止血,但其內暴露的血管(visible vessels)仍宜以熱探子、雷射等電熱方式去除破壞此類血管,避免下次再出血。若是食道腫瘤,食道鬆弛不能症(achalasia)形成的狹窄,可以使用氣球擴張術(balloon dilatation)打通,但須注意有食道破裂之可能性。如前所敘述,對於曾出血的食道靜脈曲張者可以EIS或EVL方式治療,消除曲張血管預防下次出血。潰瘍、腫瘤引致的幽門或十二指腸球部狹窄病例,亦可用氣球擴張術打通狹窄。甚而有些無法手術的胃、食道腫瘤可用雷射照射方式作治標式(palliation)處理。有些吞嚥神經障礙,無法順利吞嚥,須長期擺置鼻胃管者,可運用內視鏡迅速簡便作個胃造口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減少更換鼻胃管之麻煩及病患抗拒鼻胃管心態。結腸最常使用的內視鏡治療功能是息肉切除術。 

逆行性膽胰管攝影 (ERCP: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這是藉助側視的內視鏡擺入十二指腸內側(medial side),這兒有膽管,胰管會合的開口;華達氏壺腹(ampulla Vater),此乳頭狀構造物特殊,極易在內視鏡下辨認。壺腹上方有淺短橫走的黏膜覆蓋,下方有縱走的繫帶(frenulum)如砂網狀(reticular)之開口偶有膽汁流出。若經由內視鏡內管道內放入一導管,再經此壺腹開口插入膽管或胰管後,注射適當的造影劑。在X光透視下即可清楚觀察膽、胰管之解剖構造,這就是ERCP術。須注意的在華達氏壺腹口側上方數公分處也常見一乳頭狀物,這是膽小管(minor duct, Santorini duct)的開口處。一般而言,極難由此膽小管置入導管。ERCP是種高度技術的內視鏡檢查術,必須有經驗的內視鏡醫師,放射技術人員熟練配合才能獲取良好圖片,有經驗者ERCP成功率也僅在80-90%。通常朝壺腹11點鐘方向較斜位置插入導管時較易進入膽管,而正中垂直位置方向較易入胰管,實際上每人的膽胰管解剖形態千變萬化,就須憑經驗調整導管方向、位置。有些膽管括約肌緊密閉住,根本無法插入導管,僅能以導管頂住壺腹口注射顯影劑。若是發現顯影劑進入胰管,切勿須注射太多顯影劑。太強之壓力能引致術後急性胰臟炎,其機率約在5-10%。進入膽管的顯影劑會先充滿膽、肝管、最後才注入膽囊。但也勿注入太多之顯影劑入肝道系統。因過於濃稠的顯影劑,可能阻礙了小型膽結石的診斷。檢查時應常調整受檢者姿態,以去除一些假影。例如意外注入的空氣常會被誤診為膽管結石,檢查完後一段時間應再取一張X光片子,觀察膽道、膽囊的排空功能。若是阻塞性黃疸病例應考慮術前即開始經由靜脈使用抗生素,甚而在顯影劑內加入抗生素,事實上這樣預防處置能否真正預防感染,或敗血症之發生目前尚無定論。最好是成影後立即放置各種引流管,引流鬱積的膽汁或顯影劑。ERCP能診斷的膽胰疾病相當多,如不能判定的膽囊結石、肝內或總膽管胰管結石、各式腫瘤引致的阻塞性黃疸。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者排除膽管之阻塞,先天性膽管囊腫(choledochal cyst),原因不明的急慢性胰臟炎,須確定或預備手術的胰臟假性囊腫(pseudocyst)電腦斷層超音波無法診斷的胰臟腫瘤。但是胰臟炎在急性臨床時期時禁行ERCP術。另外亦可經由導管回抽膽汁或胰汁分析其內化學成份,包括酵素之含量、細胞學、結石結晶及細菌培養等檢查。由於ERCP術所獲得膽胰管之細微的構造能清晰觀察,因此藉ERCP術尚能從事一些膽管治療工作。例如總膽管結石患者可以乳頭切開術(EPT: endoscopic papillotomy)將壺腹切開於1-1.5公分,再放入網夾(basket forceps)將結石取出,若直徑超過2公分以上的結石直接取出石頭恐怕不易,若無水力碎石器(electrohydraulic lithotripsy)或機械碎石器(mechanical lithotripsy)將石頭打成碎片,切勿輕易嚐試取出巨型結石。但肝內結石就無法如此順利取出。若患者同時合併膽囊、膽管結石患者,可先以腹腔鏡式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切除膽囊,數週後再以經ERCP乳頭切開術取出總膽管內結石。免除剖腹手術之痛苦,經濟耗損及變動性(mobility),死亡率(mortality)等不利因素。乳頭切開術也適合於膽管運動功能異常(choledochodyskinosia)者,因將膽管開口切大後,膽管痙攣(spasm)所致膽汁回流症候亦能消除。此外也適合於急性化膿性膽管炎(acut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患者,將膿性膽汁引流,減少敗血症的發生機率。甚而腫瘤所引致的阻塞性黃疸,也可經由切開的膽管開口放入各式引流,內置管(stent)等。現在甚至已有記憶金屬製的stent,將之放入狹窄處後近側後抽出其內導管,此內置引流管可自行膨脹因而擴張了狹窄的膽管。有些病例無法直接施行乳頭切開術者,可經由ERCP之助放入鼻膽引流管(Nasobiliary drainage)即引流管一端經由導線(guide wire)之助放入狹窄處近側,另端經十二指腸、胃、食道、咽喉由鼻孔拉出體外,接一引流袋供隨身攜帶。此種引流方式特別適合於併發腹水,凝血功能差的病例。EPT的危險性是易出血與穿孔,而且必需確定是正確置入膽管後方能切開,否則能傷及胰管形成急性胰臟炎之可能,而且無法達到原先治療之目的。有些位於憩室邊緣的壺腹要特別小心從事EPT術。最近由於磁造影術(MRI: magnetic resonanic imaging)的進步,電腦功能強以及解析度清楚,未來可能經由靜脈注射顯影劑就能清楚映出膽管細微解剖構造,或許能取代部份今日ERCP耗費人力、物力的繁複檢查技術。 

腹腔鏡(Laparoscopy) 

先以探針刺入腹內,灌注二氧化碳等不燃氣體形成人工氣腹後,再經腹部小切口插入硬式直管的內視鏡即是腹腔鏡。早年的腹腔鏡如同硬式直腸鏡,僅能直接觀察腹腔上層器官如肝之部份、膽囊、橫膈、脾臟,向下則是婦科領域。近年改良的腹腔鏡前端放置CCD等感光晶片,可直接獲取數位影像傳輸至監視器上供眾人觀看。鏡管也改為可彎式,因此觀察視野增大,配合多處腹部同時插管工作,可放入各式遙控鉗、剪電燒等器械能行膽囊切除術(LC: laparoscopic cholecystotomy)。早年常用腹腔鏡診斷肝臟疾病,獲取標本供病理檢查。今日革新後的腹腔鏡以治療工作為主例如LC,迷走神經切除,膈疝(hiatal hernia)修補,婦科的輸卵管結紮術及子宮切除術,甚而發展到腫瘤切除,腎臟切除術等,取代了某些外科手術步驟。但若曾患腹膜炎,以前曾剖腹探查者、腸堵塞、凝血機能差、腹膜感染、嚴重腹水者皆不宜行腹腔鏡術。 

內視鏡發展之趨勢 

由於科技進步,今日內視鏡映像已較早年光學纖維內視鏡進步甚多。診斷治療技巧亦不斷進步中,包括了止血、息肉切除、擴張各式狹窄、造口術、放置膽道引流管,追蹤胃、結腸癌症高危險群之病程變化等。至今結腸鏡仍是種相當侵襲性的檢查工具,或許未來能將內視鏡微型化。此微型內視鏡具有自動推進系統,可在受檢者胃、腸道內受外面檢查者控制方向及角度,以虛擬(virtual reality)方式傳送所見影像於外界。並以三度空間觀察,描繪病灶外觀。一方面可搜尋最佳病理取樣處,另一方面可供外科手術前精確描出病灶大小尺寸,以免手術時疏乎,甚而微型儀以雷射、熱力、冷凝方式直接破壞小型早期腫瘤。而對於今日各式內視鏡檢查不能抵達的小腸也將能清楚觀察。預期此微型內視鏡可減低今日因施行結腸鏡檢所引致的不適及畏懼感。這些未來的內視鏡發展都將在吾人的預期中逐漸問世。 

表二、胃腸內視鏡檢之禁忌 

--------------------------------------------------------------------------------
1. 不合作者 

2. 昏迷者無人工氣道 

3. 最近兩週內患心肌梗塞者 

4. 上胃腸道最近腐蝕傷:強酸、鹼 

5. 口腔手術者 

6. 最近一週上胃腸道手術者 

7. 脊椎嚴重畸形 

8. 主動脈瘤患者 

9. 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期 

10. 法定傳染病患者:如愛滋病,結核菌陽性者(使用特定內視鏡者例外)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