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大腸瘜肉

隨著國人飲食西化,大腸癌連續蟬聯癌症發生率第一名超過十年,需要醫師和民眾的重視。大腸癌的發生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瘜肉到不良化生再到癌症,早期發現並且將瘜肉切除可以有效的減少大腸癌的發生率。國健署提供50-74歲的民眾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若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應到腸胃科醫師門診安排大腸鏡檢查。

大腸瘜肉切除的第一步是徹底的腸道清潔,殘留的糞便越少對檢查醫師來說可以看得越清楚;多數大腸瘜肉的切除是簡單快速且安全的,但依據瘜肉的大小、位置、形狀,可能會需要進階內視鏡治療,如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等。瘜肉切除後為避免出血,醫師有時會使用止血夾將傷口關閉,或是囑咐病患注意是否有血便的狀況。

近年醫療人工智慧蔚為風潮,臺北榮總亦針對大腸鏡檢與業界共同開發人工智慧系統,用以輔助醫師評估大腸鏡檢的檢查品質及瘜肉的型態。

推薦醫師: 陳志彥、羅景全、 楊宗杰、盧俊良、 王彥博、 吳啟榮、 吳俊穎、呂學聖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