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參加2019年第22屆東亞護理學者論壇(EAFON)

 >>下載本文PDF檔<<
以下為純文字貼上 

參加2019年第22屆東亞護理學者論壇(EAFON)經驗分享

護理部督導長 酒小蕙

  東亞護理學者論壇(EAFONS, East Asian Forum of Nursing Scholars)年會是護理專業人士國際會議,係為學者和研究生提供獨特的學術平台,以分享知識、交流科學和學術見解,並推動高質量的護理博士教育為主,創於1997年。第22屆年會於2019年1/17、1/18在新加坡Furama RiverFront Hotel舉行,此次研習會主題是「未來十年新的博士教育與研究 - 創新、轉型、新動力」。在學校老師的鼓勵下博士班全班同學一行12人一起參加。第一次參加,抱著興奮與好奇的心態前往,因為此研討會在主題及內容都特別為研究生安排,無論在教育、研究及未來的角色上,都有許多交流的機會,主題也很契合博士班的學習歷程中的需求。
  參與的學者眾多,其中有 65篇口頭報告,臺灣學者有15篇佔1/5,另外有約583篇海報參展,研習會的內容包含臨床研究、社區護理、教育研究、健康與全球問題、健康信息學、健康服務、護理管理、研究方法論、轉化研究等。開幕的大會專題為「博士教育和研究如何改變護理和醫療保健的實踐和政策」及「博士研究的創新和新動力」。國內面臨博士護理教育的發展趨勢是哲學博士(PHD )或護理實踐博士(DNP)的辯論,而國外DNP已發展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在這次的專題中,講者調查澳洲、美國等11個國家196個課程內容,結論是護理應以照護病人為主,隨著重視臨床病人的照護議題,DNP快速成長。
  「研究方法研討」是有趣的主題,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教授Molassiotis教授,說明了使用混合方法研究重要性,各種不同的組合方法,研究效益等,剛學完質性研究方法,使用質、量性的混和做法,可增加研究結果的解釋價值,但缺點為可能會有研究結果解釋上的衝突。
  「What makes mentorship different」由5位學者分享他們擔任導師的經驗,包含如何界定角色、功能、帶領方法,與自我的期許的經驗分享。從這些演講者身上看到學者典範,好的帶領方法,影響後進的學習成效,導師在養成教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腳色。
  很幸運在引介下認識Edward Poon教授,帶領我們一團人參訪位於St Luke公辦民營的Eldercare(養老院-失智症的照護中心)。該區就有22個機構,可近性極佳。出院前評估需求,依據不同程度的失智狀況,分區安排不同的課程活動,安排失智長者自己動手的環境,其中古老的音箱、餅乾罐、縫衣機等營造出懷舊治療的環境;迴轉式空間設計,處理重度失智長者游走的症狀,並鼓勵創意用於生活環境中,像研發長者的咖啡飲料,生活回憶相本…等,另發揮長者的專長辦理成果展,如繪本、裁縫等成品,在這裡不是等死,而是有尊嚴的展開生命另一個開始。
文化之夜是主辦單位精心規劃讓各國交流的機會,先逛牛車水(中國城),雖離中國的新年還有半個月,但商家及街道大紅燈籠高掛、春聯迎福,比在臺灣還有年節的味道。晚宴的第一道菜是象徵吉祥的涼拌拼盤,每一個作料都帶出一句吉祥話,綜合了中國過年的吉祥話語,攪拌在一起象徵著大吉大利。臺灣團在會場合唱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揮舞著國旗象徵我們的團結與熱情,獲得其他國家的讚賞。趁著空檔也參觀了附近的新加坡國家老人牙科中心,該中心推動家庭醫師的照顧方案,增加看病效率,也提高老人家就醫的意願。
筆者係參加海報展示,以質性研究現象學了解更年期減重的經驗歷程「The Experience of Menopausal Women Participating in Weight Management Program - A Pilot Study」,發現的主題有四個,包括「意外獲得一個新生活運動契機的導引」、「面臨原有生活設計改變的挑戰」、「努力建構新的生活設計模式」、「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感」,在深入了解個案的減重經驗歷程後,作為設計未來課程規畫的參考。
  2天的研習會收穫滿滿,除了感受到新加坡花園城市的美麗外,也感染到不斷精進學習的護理專業成長的氛圍。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