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直腸癌手術治療

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  林宏鑫  主治醫師

      大腸直腸癌已連續多年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其中近3成腫瘤好發於直腸,目前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主要仍以外科手術廓清切除為主,若有淋巴或其他器官轉移的病人,仍需接受後續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等輔助性療法,來進一步改善預後。

    一般民眾認為罹患直腸癌大多必須做人工肛門,進而心生恐懼,甚至排斥治療,反而讓腫瘤變的一發不可收拾。近年來,因醫療器材及手術技術的改善及進步,除了針對大腸直腸癌本身的治療外,也多把術後病人生活品質列入考量,以往直腸癌腫瘤長在距肛門6公分內,就必須做直腸肛門全切除手術加上永久性人工肛門,現在可藉由自動吻合器或手術前放射性治療等選擇,盡可能為病人行保留肛門的手術,同時也降低腫瘤切除後局部復發的機率。甚至在更低位的直腸癌腫瘤,距離肛門口5公分以內,切除病灶腸段後,如有足夠的安全距離,仍能有機會將大腸接合在肛門上,以減少永久造口的可能性。另外,藉由對骨盆腔解剖及生理的深入了解,手術中對神經的辨認及保留,使得手術後排尿及性功能方面的障礙也大大地減少。

  直腸癌手術有許多選擇性,包括: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輔助手術、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經肛門局部切除手術等方式,近年來的大型研究報告顯示,對於大腸直腸癌患者的腫瘤復發及存活率,腹腔鏡手術跟傳統手術是差不多的,而腹腔鏡手術的優點有術後腸道恢復快,手術傷口小,疼痛感減輕、減少發生腹內沾黏的機會等,因此更容易被病患接受。目前本院行腹腔鏡大腸直腸癌手術已超過7成以上,傳統腹腔鏡大腸直腸癌手術,雖然可以使用微創技術將腸道病灶處切除,但最後仍須將腹壁打開一個3-6公分不等的傷口以移除標本。

    針對中低位直腸癌的病患,本院大腸直腸外科手術團隊已進行多例的經自然孔洞(肛門)行腹腔鏡手術方式,在特殊裝置使用下,將病灶由自然孔安全乾淨的取出體外,並接受大腸和部分直腸或肛門的接合步驟,如此患者身上僅有3-4個0.5公分到1公分不等的傷口,將獲得完整腹腔鏡手術帶來的益處,不用擔心傷口造成後續的疼痛、感染、沾黏或疝氣等併發症,迅速恢復體力,回歸正常生活,術後住院天數也大幅縮短。另外,經由肛門行腹腔鏡手術,更能精確掌握腫瘤遠端的安全距離,避免過多的直腸被切除,進而保留更完整的肛門功能,給病人更優質的術後生活品質,同時也兼顧到大腸直腸癌該有的安全性,減少復發。對於男性病患,由於先天性骨盆較女性窄小,因而在施行中低位直腸癌手術,往往手術視野不易看清楚,增加其手術難度,藉由經肛門腹腔鏡直腸癌手術,可以更有效解決這個困境。

  目前手術治療的趨勢是傾向於更積極性的切除,除了將惡性腫瘤及其局部淋巴腺或侵犯之器官儘可能切除乾淨外,對於遠處肝或肺的轉移也儘可能的切除(metastatectomy)。近年來對於只有肝臟轉移而無法切除之病患,可先應用最新的標靶治療藥物,減少腫瘤的範圍及大小,在部分病患可獲得切除的機會,進一步延長存活期。直腸癌並不可怕,只要注意均衡飲食,若有不正常血便或其他症狀出現,早期檢查就醫,早期治療,就能擁有健康的人生!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