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衛教百科
:::

基因剪輯技術可望用於治療肺癌

榮陽交團隊發現環狀RNA致癌基因的訊息傳遞路徑

標靶藥物是治療癌症的希望,但無論何種藥物最終都得面臨抗藥性的困境。榮陽交團隊首次在活體上利用基因剪輯技術,將一段致癌的環狀RNA(circRNA)抑制,證實這樣的方法可以控制癌細胞生長,具有治療肺腺癌的潛力。

非小細胞肺癌佔所有肺癌的大宗,尤其肺腺癌更是國人罹患的主要肺癌。科學家已經發現腫瘤細胞上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活化後,會啟動細胞內一連串的訊息傳遞鏈,造成腫瘤細胞生長、轉移。這樣的發現促使標靶藥物的出現,其原理就是藉著酪胺酸激酶來抑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活性,進而阻斷癌細胞生長的訊息傳遞路徑。

目前正就讀陽明交大與中研院分子醫學博士學位學程的奈及利亞籍學生Afeez Ishola(上圖右5),與陽明交大藥理所講座教授邱士華醫師(亦是本院醫研部主任)、醫學研究部助理研究員王夢蓮博士,發現環狀RNA 190 (C190),透過ERK/MAPK這條細胞內的分子通道,可以將細胞表面的受體訊息傳遞到細胞核中的DNA。本研究證實C190扮演了開啟癌細胞分裂、成長的重要角色。且C190可在血清中偵測到,並反映癌細胞當下著狀態。這項發現讓C190可以作為診斷非小細胞肺癌的非侵入式癌症臨床診斷標記。

進一步, 研究團隊利用CRISPR/Cas13a RNA剪輯技術降低C190表現後發現,無論是在活體或非活體上都能降低癌細胞的分化與遷移,甚至抑制其成長。不僅再次證實C190基因在肺癌上所扮演的角色,也顯示基因治療合併RNA剪輯技術可以做為創新癌症治療的發展方向。

本研究是首次利用基因治療合併RNA剪輯技術,剔除致癌的環狀RNA 190。有別於標靶藥物阻斷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利用RNA剪輯可以直接針對關鍵基因阻斷癌細胞的訊息傳遞。本篇論文之第一作者Afeez Ishola是中央研究院國際研究生學程(TIGP)之奈及利亞籍學生,目前正就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中研院分子醫學博士學位學程,代表本研究團隊對於國際研究人才的高度重視。本研究除了受到科技部及教育部深耕計畫的支持之外,同時亦和美國NIH等單位合作,攜手建立跨國研究團隊合作的模式,增加臺灣研究成果之國際能見度。這項研究發表於今年二月的《Cancer Research》。

(報導 / 公關組 彭桂珍)資料提供/醫學研究部主任邱士華教授

 

 

文章來源:榮總人月刊455期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