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安全週
【簡介】
改善病人安全的照護除了有賴醫療團隊的努力,從不安全的執行操作中尋求改善的解決方案外,病人的參與在積極有效的改善作為中更扮演相當重要的推手。美國在2002年由美國病人安全基金會(National Patient Safety Foundation,NPSF)主導發起病人安全週活動(Patient Safety Awareness Week,PSAW),舉辦理念在於“始參與病人安全”分別針對消費者(病人及家屬)及健康照護提供者規劃不同的活動,活動一推出旋成為美國國內近幾年來較引起公眾注意的病人安全活動之一。
今年全國病人安全週為9月17日至9月30日(宣導延長至10月31日),宣導主軸為延續去年的孕產兒安全「把握關鍵,產除風險」,並聚焦於孕產兒用藥安全「就是藥安全」。
國內自2016年開始生產事故通報以來,已累積將近5年的通報資料,可自通報資料庫發展出結構性且全面性的風險預防措施。衛生福利部委託醫策會參考國際文獻及國內生產事故通報等資料庫,產婦及新生兒死亡/重大傷害及胎兒死亡的主要原因,經國內專家學者研擬後,列出生產六大相關高風險項目,分別為(1)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2)植入性胎盤、前置胎盤(3)胎盤早期剝離(4)羊水栓塞、靜脈栓塞(5)胎兒窘迫(6)產後大出血。並依據上述六大風險,參考國外孕產婦安全組合式照護中四大領域:及時準備、辨識及預防、緊急應變及檢討與學習,發展出國內婦產科之六大風險管控重點(請參考台灣病人安全資訊網:https://reurl.cc/9p1QoO),期能提升孕產兒安全,降低生產事故發生。
【活動對象】門診病人、住院病人及其照顧者(家屬)、一般民眾
【宣導重點】建立正確病人安全觀念,鼓勵民眾注意孕產兒安全,在就醫過程中主動表達心中的擔心或顧慮
【本院宣導活動】
活動項目 | 地點 | 主講 | 宣導主題 | 活動內容及項 |
---|---|---|---|---|
宣導影片 |
本院臉書粉絲專頁 | 婦女醫學部 林宜珈醫師 |
產兒安全藥注意 |
將民眾關心的產前、產中以及產後問題以Q&A方式,分享病安觀念。 |
![]() |
![]() |
![]() |
【活動采絮】
【相關連結】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