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生活物質的危害- 超強吸水聚合物

生活物質的危害- 超強吸水聚合物

撰文者:李凱如 護理師*

發文日期:111年1月24日

超強吸水聚合物(Superabsorbent Polymers,SAP)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舉凡農業(例如:花卉土壤…)、工業(例如:保水劑…)、醫藥衛生(例如:尿布、衛生棉、傷口敷料…)、娛樂(例如:膨脹玩具…)等方面,都可見到此物質的應用。傳統吸水物質例如棉花、海綿等,吸水率低、且透過擠壓水即會被分離出來,保水率低;相較之下,SAP本身不溶於水,也難溶於有機溶劑,同時具有吸收自身百倍至千倍水的能力,即使加壓也難把水分離出來,保水性能好。此類物質通常為一高分子網狀聚合物,含有羧基(-COOH)、羥基(-OH)等強親水性基團,原理上「水」透過氫鍵與羧基及羥基等鍵結,將「水」留在此網狀聚合物的網格內,使此聚合物具有吸水、保水的功能。1960年代起,SAP開始用於農業花卉等土壤保水用途;因SAP的保水特性,漸漸發展出更多相關產物以應用於需要吸水的物品,例如尿布、衛生棉等個人衛生用品,以及醫療敷料等生醫科技的應用;除了吸水、保水的功能之外,聚合物分子鏈間因含水而脹大,漸漸更發展出許多具娛樂性質的的膨脹玩具。

常見的SAP有澱粉、纖維素、或合成樹脂類。其中又以合成樹脂類的吸水度及保水度最佳,膨脹度亦為最高1。丙烯酸聚合物帶有陰性電荷,因此與鈉鹽、鉀鹽、鋰鹽、銨鹽等皆可聚合成穩定的高分子聚合物。例如目前最被廣泛使用的SAP-聚丙烯酸鈉(sodium polyacrylate),製程上係由相較不穩定的丙烯酸(acrylic acid)與氫氧化鈉(sodium hydroxide),在引發劑存在的條件下聚合成穩定的聚合物)。由於此類SAP穩定、不溶於水或其他有機溶劑,對人體無毒性,因此在生活中應用廣泛。以化學特性而言雖對人體無毒,然而,國外多有嚴重案例。根據美國多所毒藥物諮詢中心報告顯示,兒童誤食SAP,例如:水晶寶寶(orbeeze)而導致腸阻塞、且需要手術介入的事件時有所聞2,3,甚至有因誤食SAP導致嗆咳、而出現嚴重呼吸道症狀的案例報告,亦有死亡案例4;在網路上亦可見國外網友利用SAP吸水膨脹的特性而作為題材之惡搞影片。國內毒藥物諮詢中心2012/01-2022/01接獲暴露SAP的通報案例共有59例,年齡介於11個月大至53歲,年齡中位數為8.31歲;其中僅1位為刻意暴露,其餘58位為意外暴露。症狀方面共有11位產生輕度症狀(腹痛),其他48位為無症狀。以暴露的年齡層而言,小於3歲的幼兒共有28位,佔全部暴露人數47.4%;3歲至7歲的兒童共有12位,佔全部暴露人數20%;7歲至15歲的人數共有10位,佔全部人數16.9%。暴露量而言,多為意外暴露一顆或兩顆「水晶寶寶」;少數服用較多量者,症狀上僅有腹痛症狀。

與國外的毒藥物諮詢中心數據相比,國內暴露SAP的案例並無明顯腸阻塞相關症狀產生,分析其原因可能與SAP成分、比例、以及暴露量相關。查閱文獻可發現SAP導致的腸阻塞位置通常在小腸近端5。原因除了小腸直徑較小以外,SAP帶有之羧基於鹼性溶液中,較在酸性溶液中容易離子化,而導致此網狀聚合物膨脹度更大;膨脹後的SAP只要小於小腸的直徑,發生腸阻塞的機率即較小。但市售之SAP琳瑯滿目,且廠商多無法提供確切比例,對於判斷是否會造成腸阻塞之風險(膨脹度)常成為臨床醫師重大的挑戰。以毒藥物諮詢中心近十年的資料顯示,SAP只要不是誤食大量的情況下,皆僅有輕微腹痛症狀或甚至無症狀;然而以國外資料顯示,誤食量較大者或年紀較小的幼童,仍然有機會產生嚴重腸阻塞症狀甚至死亡的案例。

毒藥物諮詢中心建議,若家中有幼童、老人,此類易導致誤食且有潛在傷害的物品應妥善收存;平時家長或學校老師需多加指導此類物質潛在危險性,避免孩童因好奇而誤食。倘若不慎誤食,切勿催吐,可先致電毒藥物諮詢中心評估傷害程度。若由毒藥物諮詢中心建議在家觀察,家長可觀察誤食者糞便是否可見誤食的SAP排出,並觀察是否出現腹部鼓脹、腹部按壓硬、或嘔吐等症狀;若有,則有腸阻塞疑慮,需一併攜帶被誤食的乾燥SAP並立即就醫,以提供臨床醫療人員判斷膨脹度之參考。

 

衛生福利部暨臺北榮總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 ♥關心您♥

24小時諮詢專線:02-2871-7121

 

參考資料

  1.  Chang L, Xu L, Liu Y, Qiu D. Superabsorbent polymers used for agricultural water retention. Polymer Testing. 2021;94:107021.
  2.  Mullens C, Coleman K, Parrish D, Vaughan R. Orbeez ingestion can mimic duplication cysts as a cause of pediatric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Case Reports. 2021;64:101711.
  3.  Super-Absorbent Polymers (SAP) Ingestion - Missouri Poison Center [Internet]. Missouri Poison Center. 2022 [cited 19 January 2022]. Available from: https://missouripoisoncenter.org/super-absorbent-polymers/
  4.  Alharbi N, Dabbour M. Aspiration of superabsorbent polymer beads resulting in focal lung damage: a case report. BMC Pediatrics. 2020;20(1).
  5.  Michelakos T, Tanaka M, Patel M, Ryan D. Orbezoar: A Superabsorbent Polymer Causing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in a Toddler. 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 Nutrition. 2020;70(2):e48.

 

作者資訊

*衛生福利部暨臺北榮總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 護理師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