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海洛因(1)

 可怕的海洛因(I)

 

阿峰現年29歲,從小不喜讀書,因此在國中畢業後即在家人的安排下,到某餐廳擔任學徒。原本日子過得還可以,但隨著工作壓力逐漸增加,有一次在以前國中同學的介紹下,阿峰開始嘗試安非他命。但用了幾次後,總覺得感覺不太對,於是在同學慫恿下,進一步以注射白粉(海洛因)。有一次,阿峰與朋友去夜店尋歡時,剛好遇上警察臨檢,結果當場人贓俱獲,被送進勒戒所接受強制勒戒,並丟了原有的工作。二個月勒戒期滿回家後,雖然家人對阿峰多所鼓勵,但他出獄後沒幾天,就又耐不住癮頭發作,向藥頭買海洛因回來注射,但不幸地因注射過量而昏倒在家中,差點死掉。阿峰在被家人送至醫院治療3天後,雖然口口聲聲願意戒癮,但隔天早上卻又忍不住請人帶白粉到醫院,結果注射後再次昏倒在廁所。此時,家人終於決定報警,將他送進監獄戒治,希望他有機會成功戒癮。

鴉片係罌粟(Papaver somniferum)未成熟的蒴果,以刀片劃開取其白色汁液,凝固後之膠狀物。早在西元前四千年時,蘇美人即將鴉片應用於醫療及娛樂用途,其後古埃及人、希臘人、羅馬人、及中國人先後將鴉片應用於醫療。但鴉片類藥物在醫療上佔有舉足輕重之地位,則是始自西元1806年嗎啡(morphine)之發現。然而隨著嗎啡成癮,及1874年海洛因(heroin)之發現,此類藥物成癮濫用之問題愈來愈嚴重。時至今日,海洛因已成為全世界(包括臺灣)物質濫用之主要禍首。目前此類藥物多被列為第一級或第二級管制藥品;僅特拉嗎竇(tramadol)屬於第三級管制藥品。

鴉片類藥物多半為注射或口服使用,但亦有貼片或吸入等其他使用方式。以俗稱「白粉」或「四號」之海洛因為例,成癮病患主要為注射;但也有部份人將其置於香煙內吸食。至於嗎啡、配西汀、及特拉嗎竇等常用之止痛藥物,則為注射或口服劑型。止痛藥物吩坦尼(fentanyl)有貼片型式;丁基原啡因(buprenorphine)則有舌下錠劑。鴉片類藥物在人體之吸收及代謝,不同人間差異甚大,值得注意。

鴉片類藥物在醫療上之應用主要用於止痛及麻醉。此外,它對於全身各主要器官也有影響,其中最常見的係中樞神經、呼吸系統及腸胃道系統;可產生諸如鎮痛、縮瞳、低體溫、呼吸抑制、支氣管痙攣、肺水腫、抑制腸胃蠕動及分泌、便祕、及類似膽結石疼痛等症狀。此類藥物中毒可能產生多項症狀,但主要有三項特徵:昏迷、瞳孔縮小、及呼吸變淺或變慢。對於鴉片類藥物中毒之診斷,依據上述症狀配合相關病史,應無困難。如要確認診斷,則可檢驗尿液或血液之濃度(主要為啡),或根據病患對解毒劑naloxone之反應加以判斷。

鴉片類藥物中毒的處理方式,除了應儘快送醫維持呼吸道暢通及穩定血壓外,其次可使用naloxone治療。一般鴉片類藥物中毒病患,除非送醫時間太慢或合併其他物質中毒,否則對於naloxone的治療效果應該都很好。不過使用naloxone時,須小心病患可能會產生藥物戒斷症狀(譬如躁動不安、具攻擊性、高血壓等)、心律不整、或急性肺部水腫。另外,治療時亦應考慮合併使用之其他濫用物質(如安非他命)之毒性。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