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發展史

口腔顎面外科發展史

       自民國四十八年榮總成立並由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惠慶元主任教官負責成立牙科,隸屬外科系,當時業務以一般牙科醫療為主,口腔外科作業主要為門診工作,中大型手術較少。民國五十年由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派殷念德大夫支援榮總牙科部份口腔外科工作,中、大型手術業務始開始有病房工作,不久因殷大夫教學繁忙求去,榮總口腔外科工作又無人負責,其後劉康黎大夫在民國五十四年擔任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口腔外科助教兼調榮總牙科,也曾擔負一部份口腔外科工作。

       民國五十六年劉大夫奉派出國進修兒童牙科,榮總口外工作又告中斷。民國五十八年由惠慶元主持忻元惜及朱栗大夫負責首創台灣地區牙齒移植,而後民國六十年趙守一大夫參與植牙工作,同時也負責部份囊腫與顎骨骨折手術,直至民國六十四年八月一日,榮總牙科自外科獨立延調國防醫學院口腔顎面外科講師張哲壽來牙科負責口腔外科醫療工作,當時已在三軍總醫院口腔顎面外科接受完整口腔顎面外科專業訓練(師承國防醫學院口腔外科主任教官談毓琳老師、殷念德老師、趙崇福老師)。

       自民國六十四年八月一日開始,榮總口腔顎面外科開始由張哲壽大夫負責發展,由惠慶元主任指派趙守一大夫共同發展。同時民國六十五年又聘請殷念德老師擔任口腔外科顧問協助發展,業務自民國六十五年開始蒸蒸日上。民國六十四年由借床開始住院手術業務,而後民國六十五年獲准擁有五床口腔外科專用床位,業務初期以中、大型囊腫顎面外傷及少數口腔腫瘤手術為主。民國六十五年首創台灣區第一例open reduction of subcondylar fracture,同時又協助榮總耳鼻喉科發展頭頸部腫瘤手術與當時放射線治療中心共同成立頭頸部腫瘤聯合討論會,完成了頭頸部惡性腫瘤治療中心之雛型。從此榮民總醫院口腔外科成為全國著名的口腔癌治療中心,其間主要是由殷念德顧問協助訓練,並於民國六十五年底又完成榮總第一例由口腔外科 team 施行之neck dissection。

       民國六十五年九月口腔外科開始接受黃穰基大夫為第一位專科住院醫師,又增加了榮總口腔外科陣容。自民國六十五年八月國立陽明醫學院成立牙醫學系,由榮總牙科主任惠慶元兼任系主任並指派張哲壽大夫負責口腔顎面外科學組之課程安排,擔負起口腔解剖學、牙科放射線學、牙科麻醉學以及口腔顎面外科學課程,並同時負責國防醫學院牙醫系來榮總實習及見習學生之指導工作。自此榮總口腔外科在教學、研究及臨床工作日益繁忙,任重道遠。至民國六十六年初牙科由原中央樓搬至現第二門診大樓四樓共有三十二張牙科診療椅,榮總口腔外科分配有門診診療椅六張、門診手術房二間、病房十床,並於中央樓手術室開始有口腔外科專用時段之手術室,而至民國六十七年擁有全國第一家口腔顎面外科專用手術室。

       民國六十七年因中央樓手術室整修由中央樓暫遷新建完成大樓中正樓 (現思源樓)三樓手術,其間又首創應用masseteric muscle懸吊法修復facial nerve paralysis,又與兒童矯正牙科共同完成台灣區首創interdental osteotomy合併齒列矯正治療,至民國六十八年因已完成趙守一大夫四年完整口腔顎面外科訓練,張哲壽大夫赴美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醫學中心進修,將口腔外科工作暫交與趙守一大夫負責,並由殷念德老師繼續擔任顧問。

       民國七十年九月張哲壽自美返國,第一位引進在美研究之人工移植骨氫氧磷灰石,將其應用於骨缺損區之重建手術,如齒槽骨增高術等,並與矯正牙科林錦榮大夫共同正式建立顎面矯正手術之team work,並帶動國內各醫學中心發展team work之矯正手術,使中華民國成為亞洲地區顎面矯正手術發展最蓬渤之國家。同時張大夫自美進修頭頸腫瘤手術歸國,研發出施行頸部淋巴廓清術之新方法,使手術時間縮短至1-2小時即可完成neck dissection,使整個口腔癌之手術有顯著的突破。民國七十一年又實行第一例由口腔顎面外科醫師完成PMMC flaps修復頰粘膜癌所造成之顎面缺損,同年七月趙守一大夫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進修一年。

       民國七十二年牙科由獨立科成立為牙科部,下設五科,口腔顎面外科正式成立。任務編組,由張哲壽擔任主任。趙守一大夫自美回國後,調榮總台中分院負責牙科並擔任主任,部份口腔外科工作由台北支援。此時臺北榮總口腔顎面外科有主任一人、專科醫師黃穰基一人、病房十二床、手術室一間,開始步入新的里程。民國七十三年與神經外科黃隸棟大夫合作治療 craniosynostosis病例,由神經外科實施行frontal reposition而由張哲壽主任主持施行台灣區第一例Le Fort III osteotomy。同年臺北榮總又徵調台中榮總雷文天大夫加入口腔外科門診工作,使口腔外科陣容增至三人;主任一人、主治醫師二人。民國七十五年,主治醫師黃穰基赴美俄亥俄州立大學進修,專研口腔癌之病因及防預之研究,回國後更開始在陽明及臺北榮總推動發展口腔癌之基礎研究。

       民國七十七年張哲壽主任以氫氧磷灰石混合骨髓置於鈦金屬網托中重建下顎骨,並榮獲該年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師節之醫療創新獎第一名,為牙科部爭得最高之榮譽。至民國七十八年行政院正式同意成立口腔顎面外科為國立醫院中之第一正式專科,後來不斷訓練專科醫師先後有李佩芬、賴玉玲、張佑良、楊昌學、劉定國、蔡美培、梁錦榮、劉雅萍、高壽延、陳大為、李果、林文燦、吳寧國、彭伯宇、林俐吟、劉崇基、陳瑛芳、卓成吉、林冠洲、羅文良、周安平、楊政杰、周怡江、吳政憲、謝潤華、涂曦丰、游國廷、洪凱風、吳智偉...等多位精英,分散於全國各處,使全國口腔顎面外科更茁壯。

       民國七十年殷念德教授自國防醫學院退休後,七十一年由臺北榮總派調支援沙烏地一年,回國後特聘其擔任榮總台中分院牙科口腔顎面外科臨床教學工作,七十七年榮總台中分院更名為台中榮總,而後台中榮總牙科升部後,殷教授擔任口腔顎面外科主任,先後也訓練了蕭應良、潘超群、陳萬宜等專科醫師,並負起了中部地區口腔顎面外科之龍頭地位,民國八十三年殷教授退休,由黃穰基接任主任。民國七十九年更又成立高雄榮民總醫院,派任戴復興大夫為牙科主任,並由臺北榮總派梁錦榮及陳大為二位大夫南下負責高雄榮總之口腔顎面外科工作,民國八十一年梁錦榮大夫赴英國里玆大學進修及攻讀口腔顎面外科碩士學位、於八十三年學成回國,專長口腔癌、顏顎矯正手術及顏面外傷等。八十四年陳大為大夫赴美國賓州大學口腔顎面外科擔任fellow一年,於八十五年回國,專研顳顎關節疾病及人工植牙手術。自此榮總之口腔顎面外科系統擔負起北、中、南之重要醫療角色。

       民國七十八年中正樓落成啟用,民國八十一年思源樓病房重新整修完成後,重新分配給心臟內外科及五官科,牙科部獲分配一口腔顎面外科專科病房,開全國第一先例,其擁有病床二十三張,以及專科病房之護理站及護理人員,更有診療室及專用會議室一間,使臺北榮總口腔顎面外科之醫療及教學更加集中,這也是口腔顎面外科張哲壽主任多年來爭取的成果,也可以說是全國最具規模之口腔顎面外科之醫療典範。該年更邀請了 Prof. Branemark及 Prof. Topazin及Dr. Hagen先後來台講學及示範最新植牙手術並由詹主任主持發展植牙工作,從此開始osseointergration之oral implantology,並於民國七十九年派雷文天大夫赴美康乃迪克大學進修oral implantology。民國八十年回國,繼續發展Branemark system之植牙工作,與贋復牙科楊子彰大夫合作無間。

       民國八十年黃穰基大夫奉調台中榮總擔任家庭牙醫科主任兼口腔外科主治醫師,而高壽延升任臺北榮總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民國八十一年初派張佑良及高壽延大夫赴馬大參加國際顯微手術訓練班,回國後由兩位主持,完成國內由口腔顎面外科醫師的第一例Chinese flap( forarm flap )。而後高壽延大夫及張佑良大夫出國進修,繼而由彭伯宇及劉崇基大夫相繼完成了數列free grafts,奠定了臺北榮總口腔外科顯微手術之新里程。

       民國八十二年高壽延大夫獲國科會補助,前往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牙醫學院攻讀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民國八十五年返國擔任原職及副教授教職工作。同一時期張佑良大夫亦赴美國愛荷華大學牙醫學院進修,於民國八十七年獲博士學位返國,並進入林口長庚醫院,主持口腔顎面外科。在此期間,彭伯宇大夫與劉崇基大夫分別獲聘主持臺北醫學院與臺北馬偕醫院之口腔顎面外科工作。

       民國九十年三月,張哲壽主任擔任陽明大學牙醫學院院長,推動教改及院務不遺餘力。民國九十二年卸下口腔顎面外科醫務科主任一職,並擔任牙科部部主任之行政工作。同年高壽延教授接任口腔顎面外科醫務科主任職務,羅文良大夫亦升任主治醫師,並進入臨床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 洪凱風醫師獲93年度口腔顎面外科學會年會最佳論文獎。

       民國九十四年七月,吳政憲大夫升任主治醫師及陽明大學講師。九月,羅文良大夫赴美國密西根大學進修,十一月洪凱風大夫獲聘至新店慈濟醫院擔任主治醫師。同年陽明大學口腔解剖學課程正式與組織胚胎及顎咬合學合併成牙醫系三年級之小班教學課程,口腔顎面外科同仁皆有參與。 黃騰毅、洪凱風、周珊如、吳政憲醫師分獲94年度口腔顎面外科學會年會基礎組及臨床組最佳論文獎。吳智偉及李育融醫師自陽明大學牙醫科學研究所口外學組畢。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涂曦丰醫師獲95年口腔顎面外科學會年會最佳論文獎,同時並主辦台灣國際口腔癌及檳榔研討會,十月與陽明大學合辦2006 口腔顎面組織工程及幹細胞醫學國際研討會。同年十一月科內多位醫師赴香港參與第七屆亞洲口腔顎面外科學會年會並發表貼示海報及口頭演說。

       本科除在臨床發展外,更在教育研究發展有相當大之貢獻。除負責陽明醫學院牙醫系口腔顎面外科學組之教學工作外,每年更獲得國科會、衛生署及榮總之研究補助在口腔癌之流病學,病因探討以及生物材料及人工合成骨質與組織之生物效應研究,更是有相當大之成就,盼日後更不斷的將臨床及基礎研究結合一體,共同發展未來燦爛的口腔顎面外科前景與世界各先進國家並駕其驅。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