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社會心理相關衛教
:::

幼童情緒行為處理原則

幼童情緒行為處理原則

台北榮總復健部 臨床心理師 莊雅琴

~~~~~~~~~~~~~~~~~~~~~~~~~~~~~~~~~~~~~~~~~~~~~~~~~~~~~~~~~~~~~~~~~~~~~~~~~~~~~~~~

每個孩子的氣質不同,即便是正常發展的孩子,也會有鬧情緒的時候。家長可以記得CALM

 (冷靜)的處理原則,嘗試處理孩子的情緒行為。

Cè Cool down 事件當下,先冷卻雙方的情緒。

Aè Association 平常生活中,尋求聯盟並建立「連結孩子正向情緒」的物件。

Lè Lead 取得主控權。

Mè Motivation 了解孩子行為的動機與理由並提供正向行為的誘因與動機。

一、Cool down 事件當下,先冷卻雙方的情緒。

  1. 深呼吸、再深呼吸:處理孩子的情緒之前,自己的情緒先穩定下來,不與孩子的情緒共舞,才有辦法處理孩子的情緒。
  2. 冷處理:忽略孩子的情緒行為或靜靜地抱住孩子,協助孩子釋放其情緒能量。

    二、Association 平常生活中,尋求聯盟並建立「連結孩子正向情緒」的物件。

  1. 所有家中的大人應採取一致的態度與原則。
  2. 連結平時即可讓孩子有正向情緒的物品,如小棉被、喜歡的玩偶、音樂等等。

    情緒三、Lead 由大人取得主控權。若孩子能以口語表達,可嘗試引導孩子表達情緒並接受說理。

    四、Motivation 了解孩子行為的動機與理由並提供正向行為的誘因與動機。

    家長藉由觀察孩子日常生活行為、了解其喜惡偏好,即可約略猜測孩子情緒行為背後的可能原因。如果孩子是因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糖果」而哭鬧,大人可以先擁抱撫慰孩子情緒後,轉移注意或說明理由;在狀況允許下,要求孩子表現出某種正向行為,再給予獎勵,避免孩子學會以哭鬧的方式來得到想要的東西。

    ~~~~~~~~~~~~~~~~~~~~~~~~~~~~~~~~~~~~~~~~~~~~~~~~~~~~~~~~~~~~~~~~~~~~~~~~~~~~~~~~

    家庭是大多數幼兒「學習情緒的第一所學校」。主要照顧者本身對於情緒的知識與態度,以及處理孩子情緒的回應方式,影響孩子對情緒的理解與學習、處理與調節情緒的方式及策略。若家長嘗試各種方法後仍對孩子的情緒行為感到困擾,請主動尋求協助,針對孩子的獨特性安排個別諮商及親職諮詢。

     

    台北榮總復健部心理社會室台北榮總復健部心理社會室

    裝飾28712121 ext 2925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