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腦性麻痺兒常見的骨科健康問題

腦性麻痺兒常見的骨科健康問題

一、腦性麻痺的定義:
腦性麻痺是指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在未發育成熟前受到傷害,導致運動機能障礙,包括姿勢與動作控制異常;有時傷害也會影響其他腦部區域,如視覺、聽覺、語言或學習上的障礙。
二、腦性麻痺的分類:
1.痙攣型:最常見,約佔70-80%,起因於大腦皮質運動區及皮質下受傷,病童肌肉會呈現高張力,導致肌肉僵硬或緊縮,使動作較緩慢或笨拙。
2.運動困難型(徐動型):約佔10-15%,起因於腦的基底核受傷,病童因肌肉張力的變化會出現不自主運動,即無法控制自己的動作也無法維持一個固定姿勢,且常有做鬼臉現象。
3.運動失調型:約佔1-3%,起因為小腦受傷。此類病童會出現低張力、協調功能喪失和無法維持平衡的情形,走路時步態不穩,如喝醉酒般。
4.其他:尚有低張型、僵直型及混合型。
三、腦性麻痺兒常見的骨科問題及處
理:
1.髖關節病變:
(1)發生原因:因髖關節周圍肌肉痙攣,長期內收及屈曲攣縮,使髖關節逐漸脫位變形。尤其是痙攣型病童,髖關節長期處在內收又缺乏站立載重刺激下,七、八歲時較易發生髖關節脫臼。

(2)臨床表徵:病童髖內收肌攣縮,髖關節外展受限,臥床時會呈現ㄍ字擺位或站立時呈現剪刀腳、長短腳。
(3)診斷與評估:
(A)臨床檢查方式是讓病童平躺,兩腳伸直打開,若髖關節外展角度小於40度是脫位前的警訊。
(B)X光攝影是最佳篩檢工具,病童2歲前應接受第一次骨盆X光攝影,之後每半年或一年一次,追蹤頻次依腦性麻痺嚴重程度而定。醫師會在X光片上測量“移位比率”來評估髖關節脫位的情況,做為治療參考。

*移位比率:表示股骨頭部已滑脫至髖臼以外的部分,占整個頭部的比率。
(4)預防方法:
(A)拉筋運動:早期施行髖內收肌拉筋運動,可預防攣縮。讓病童放鬆平躺,一腳固定,輕且慢的將另一大腿往外拉,呈現外展姿勢,維持15-30秒,重複30次,一天2-3回。

(B)髖關節外展支架:藉由外展支架將兩大腿撐開的作用,來維持髖關節的活動度。
(C)特製輪椅或座椅:病童因無法行走,會長時間處於不動的狀態,故需要改良式的輪椅或座椅(加上髖關節分開架)來維持正確姿勢。
(5)手術治療:
(A)鬆筋手術:當移位比率>30 % ,伴隨內收攣縮,且年齡大於3-4歲,醫師會建議手術放鬆髖內收肌,若痙攣較嚴重時會同時放鬆髖屈曲肌(腸大肌)。
(B)鬆筋手術合併截骨術:當移位比率>50 % ,且年齡大於4-6歲,需合併進行大腿骨矯正截骨術, 將變形最嚴重處的骨頭切斷矯正後以鋼釘固定後再用石膏加以保護。

2.脊椎側彎:
(1)發生原因:中重度腦性麻痺兒因運動控制不良及軀體兩側肌肉不平衡,從小坐姿或站姿容易偏向一側,但只要平躺或張力降低時軀體可回復正直,都只算”姿態性
脊椎側彎” 。到8、9歲以後,進入快速生長發育期,脊椎生長受痙攣的背部肌肉所侷限,產生無法回復的脊椎骨排列問題及椎體變
形,稱為”結構性脊椎側彎” 。

(2)症狀與影響:脊椎側彎讓病童無法坐正坐穩,影響上肢功能及頭部擺位,妨礙進食、閱讀及與人互動溝通。若側彎角度達七、八十度以上,會限制胸廓運動、肺容積及胃容
量,影響心肺功能、消化能力,惡化食道逆流及引起很難控制的肺炎。
(3)治療方式:
(A)姿態性脊椎側彎:處理重點在身體的擺位及運動,以維持脊椎柔軟度,同時每半年追蹤檢查一次,觀察角度是否有惡化的情況。
(a)矯正不正確的姿勢:如休息時最好採俯臥,減少駝背的形成。
(b)適當的擺位:
使用適當的擺位輔具和輪椅特殊坐墊背靠。
(c)運動治療:
A 、爬行運動:增加脊椎之間的活動度。
B 、伸展運動:增加緊縮側的伸展運動,以增加脊椎柔軟度。

C 、肌力訓練:加強背肌及腹肌肌力的訓練來穩固脊椎。
D 、擴胸呼吸運動:增加胸廓活動度。
(d)背架治療:維持較好的坐姿,增進上肢功能及改善頭部擺位。
(B)結構性脊椎側彎:若側彎角度小於25度,建議觀察、復健及每4~6個月定期追蹤;當側彎角度25~40度則建議穿著背架矯正;若病童有40度以上的側彎,就必須和醫師討論
,考慮手術治療。

3.骨折與骨質疏鬆:
(1)發生原因:腦性麻痺兒因承重運動不足,骨質疏鬆更為嚴重,在意外受力時,即使力量不大,因骨骼強度不足,仍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骨折。
(2)癒合過程:
腦性麻痺兒的組織癒合速度不會較正常兒童慢,但在骨折癒合過程中,因肌肉痙攣的拉力持續存在,故可能將骨折位移的更嚴重,因此肢體腫脹會持續較長時間,骨折癒合不良情況也較常見。
(3)治療方式:
(A)石膏固定或鋼釘固定,讓癒合過程順利進行。
(B)徒手復位或開刀復位,將骨折處復位為正常型態,讓骨折不致癒合成彎曲變形。
(4)物理治療:
(A)骨折早期:受傷後1-2週內,病童的肢體會局部腫脹、疼痛、且容易再發生移位,此期可使患肢肌肉做等長收縮的活動。如:前臂骨折做輕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動,而股骨骨折可做股四頭肌收縮活動,保持活動度的正常。

(B)骨折中期:受傷2週後,肢體腫脹開始消退,疼痛逐漸減輕,除了繼續進行患肢肌肉收縮運動外,可以利用輔助器材逐步活動上下關節,慢慢增加肢體負重活動。
(C)骨折後期:骨折癒合後,要加強患肢關節的主動活動訓練,使各關節能迅速恢復正常活動功能。
四、腦性麻痺兒的骨科手術前後注意事項:
(1)骨科手術處理的是腦性麻痺兒關節攣縮及變形等次發性問題,而非改變腦性麻痺,因此家長在術前應與醫師及治療師充分的溝通及討論,清楚瞭解治療目標。
(2)腦性麻痺兒健康問題多,肌肉痙攣高張,手術併發症的發生率較健康小孩為高,因此定期追蹤是必要且重要的。
祝您早日康復
編輯:廖孟雪校閱:王金蓮、奉季光99.07.28 初版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