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社會心理相關衛教
:::

零至二歲嬰幼兒的認知發展與親職技巧

零至二歲嬰幼兒的認知發展與親職技巧

親職衛教之零至二歲嬰幼兒的認知發展啟蒙

 

根據Piaget(1896-1980)所提出認知發展階段論,零至二歲的嬰兒的發展處於「感覺運動期(The Sensory-Motor Period)」,其認知是藉由嬰兒與這世界的肢體互動而發展。嬰兒的感官系統自出生便開始運作,也隨即有一系列可使用的動作反應,如:吸吮與抓握,他們會不斷地藉由每日與外界互動的感覺動作經驗來解釋知覺訊息。在此時期,思考是由動作發展而來。出生後的嬰幼兒若發現有感覺(視聽知覺障礙)、動作障礙(如:異常的肌肉張力)也會影響孩子的認知發展表現。在感覺運動階段中,又可以細分出六個次階段,茲說明如下:

第一階段:【反射動作的修整(modification of reflexes)】 新生兒有些原始反射(如:「尋乳反射(rooting reflex)」:輕碰一側臉頰、嬰兒便會張口並轉向被碰觸的那側)會隨著腦部逐漸發育成熟後而約在三、四個月大左右慢慢地自然消失。

第二階段:【初級循環反應(primary circular reaction)意指與自我有關的重複行為,如,四至五個月大的嬰兒會一直吸吮自己的大拇指。此時也開始慢慢會注意外界刺激。

第三階段:【次級循環反應(secondary circular reactions)】意指與外界有關的重複行為,如,五至六個月大孩子開始會認人、認生,會在環境中尋找可供娛樂的有趣事物並反覆地操作練習。如,孩子不斷地丟落物品且不會感到無趣。

第四階段:在【次級循環反應協調(coordination of means and ends)】階段中,孩子漸能協調一系列的行為(means)來達成特定目標(ends)。如,嬰兒拉近毯子使毯子邊緣的玩具可以更靠近並落在其伸手可藉的範圍內。

第五階段:【三級循環反應(tertiary circular reactions)】階段中孩子從外界環境獲得娛樂的能力已經更複雜,可藉由嘗試錯誤的探索進而判斷特定行為造成的後果,會依據情境修正自己的行為以達成目標。如,重複地以不同的方式丟落物品並在過程中學習判斷掉落位置;嘗試不同擺放位置以完成形狀版。

Macintosh HD:Users:Ya-Chin:Desktop:IMG_8500.jpg第六階段,洞察(insight)階段:在【基模內化歷程(internalization of schemes)】中,孩子以能預期特定動作的結果,因而預先執行一系列的動作以達成目標,而不需要嘗試錯誤的探索,如:穩定地完成插樁作業、將一堆積木放入杯中。

 

模仿是最基礎的學習。Meltzoff和Moore發現出生三天的新生兒即會觀察模仿大人伸舌張嘴的反應。用心地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家長會慢慢發現自己行為及外界環境與孩子行為表現之間的關聯、體會並享受親子互動樂趣。

六個月大至二歲嬰幼兒的物體恆存概念發展與社會情緒發展

 

物體恆存性(object permanence:意指「環境中的物體是長久存在的,不會因為被拿走或自己看不到而不存在、憑空消失。」六至九個月大的嬰幼兒會開始建立此一概念;一歲半則能解決最複雜的物體恆存概念—即便未觀察到移動路徑也能找到被隱藏物品。

躲貓貓(peek-a-boo)遊戲:先取得嬰兒的注意、兩人凝視,然後用手遮住嬰兒的視線或大人的眼睛,再突然打開手、看著嬰兒說

 ”peek-a-boo”,嬰兒便會開心地咯咯笑。這種「驚 (surprise)à可預期結果(expectation)」循環平衡的遊戲可以輕易地逗笑五、六個月大以上的嬰兒,同時也逐漸地建立孩子的物體恆存概念。

捉迷藏遊戲捉迷藏遊戲(Hide-and-Seek):幼兒的「我看不到你,你就看不到我?」的躲迷藏階段。在遊戲中讓孩子學習[從別人的角度]看世界。

客體關係理論(Object Relations Theory

客體關係是指自體(self)與客體(object)之間的互動關係;早期與重要他人的互動經驗,將形塑個體的內在人際模式,並成為日後人際關係的雛形。客體關係理論學者如:Klein, Mahler, Winnicott等相信「母嬰(親子)關係」是其後所有人際關係的「原型」。

Margaret Mahler的心理發展階段:

  1. 【出生~滿月】自閉階段(Normal Autism):生理需求為主要考量,自我陶醉期。
  2. 【滿月~5月】共生階段(Normal Symbiosis):親子互相情緒依賴,全能感的發展。

    此時的孩子看到人會顯得開心、聽到人聲會有表情或吱咯聲的反應。

  3. 【5月~3歲】分離—個體化階段(Separation-Individuation):「個體的心理誕生」。

    兩條同時發展的路徑,一是與主要照顧者分離(differentiation and disengagement),

           一是發展精神內在的自主性、成為獨立的個體(terrible two, horrible three)。

  1. 分化(Differentiation):向內注意力移轉到向外注意力及警覺性的過程。怕生。
  2. 練習(Practice):會爬會走的孩子開始有能力將自己身體與主要照顧者分離開。
  3. 回復和睦(Rapprochement):既獨立又依賴的階段。
  4. 客體恆常(object constancy):已發展出內在表徵、可以忍受與主要照顧者分離。

     

    「夠好的(good enough)母親」:父母為子女做太多或做太少,都不是好父母應有行為。能提供孩子理想的親密感,同時也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以便兒童的自主性得以發展。好的父母應該是針對子女不同的發展階段與需要,做合宜的、適當的反應,不多也不少,也就是剛剛好。

    一至三歲幼兒的認知語言發展

     

    非語言溝通能力(Nonverbal communication skill):嬰幼兒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中,能以姿勢動作、眼神接觸、表情、聲音或語言等形成目標的工具性目的。

    描述 : Macintosh HD:Users:Ya-Chin:Dropbox:相片 2016-2-20 17 51 55.jpg嬰幼兒早期非語言溝通能力發展三階段

    第一階段:嬰幼兒出生~5個月/雙者期(dyadic phase)

    • 嬰兒與照顧者間,面對面的互動與情感訊息之交流。

      第二階段: 6個月~18個月/三者期( Triadic phase)

    • 自我、他人、與環境物品三者間的互動關係。
    • (分享式)相互注意協調能力:

      主動性的表達:眼神接觸/交替(9m)、手指指示或展示(10-12m)

      反應性的理解:跟從近距離指示(10-15m)、跟從遠距離指示(13-18m)

    • (工具式)要求能力:主動地伸手探取/請求;反應性的回應要求。

      第三階段:12個月 ~24個月/語言期(Locutionary phase)

    • 與第二階段有重疊現象,開始結合語言及非語言訊號的溝通模式。
    • 社會互動能力:主動地引發輪流活動;反應性的回應邀請、維持輪流活動。

       

      語言溝通能力(Verbal communication skill)

      ☆ 咕噥(coo)、咿呀學語(babble)、呢喃假語(Jabber)è不算是有意義的詞彙。

      ☆ㄅㄚㄅㄚ還是「爸爸」?è「語音—意義」明確連結才算是有意義詞彙(first word)。

      語言爆發期(Vocabulary Spurt):幼兒通常在18個月大左右會開始大量出現口語詞彙。

      24個月的語彙量應已超過五十個,並開始出現雙詞語句,如:媽媽抱抱。

      36個月(三歲)語彙量大約有一千個,並已經開始出現符合文法的語句。

      ☆平均語句長度(Mean Length of Utterance, MLU):常用語言發展指標(MLU<4時適用)。二至四歲的幼兒的MLU值隨年齡而顯著增加;當MLU達到2.5時,孩子已經可以像大人一樣地使用符合文法的語句表達。

      語用(Pragmatics)能力發展:意指「在人際互動情境中能適切、有規則且有效能運用語言」的知識習得過程,如:如何打招呼、問問題、陳述事件、向他人提出要求、拒絕他人要求等。語用彈性(Pragmatic flexibility),意指使用各種「言語行動(speech acts)」來表達「人際互動意圖(如:請求協助、邀請、詢問資訊等)」的組合能力。語音、語意、語法與情境無關,語用則與情境有關。語用彈性高,社會互動能力好。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