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治療師整理
「我的孩子過兩歲半了還是一直流口水!」
如果孩子出現這情況,家長就不得輕忽這問題了!
到底是不知道要吞口水,還是不會吞口水?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形呢?
- 流口水的四大原因
1.沒發現自己流口水 2.很少吞口水
3.口水吞不乾淨 4.嘴唇閉合功能不佳
- 口腔覺識:
孩子口水流不停,大部分是因為還未察覺口水流出來了,可能因為口腔覺識能力及口腔觸覺敏感度不佳導致,因此,改善的第一步,就是要能感受出「乾」與「濕」兩種不同感覺的區別,以下有三種方法可以訓練口腔覺識:
1.【教觀念】口水流出要擦掉,嘴巴乾乾好舒服:孩子若一流口水就馬上擦乾,讓他知道乾乾的比較舒服,也能分辨乾與濕的差別。
2.【教咀嚼】強調咀嚼動作:流口水的孩子較無意識食物在嘴巴時要咀嚼,可多給孩子嘗試不同溫度、口味、軟硬的食物,家長可以示範誇張的咀嚼動作,並發出咀嚼聲,同時也多提醒孩子要跟著咀嚼,訓練其口腔功能。
3.【多稱讚】稱讚有擦口水或吞口水:若發現孩子有意識到擦口水或吞口水時,小孩口水問題已進步非常多,這時候請家長不吝嗇的誇讚孩子,多多鼓勵保持下巴乾爽。
- 邊吃邊練-誘發孩子的口腔動作
用食物誘發孩子口腔動作是最自然的方法,邊吃邊練效果更好。
- 雙唇運動
- 抿湯匙:挖一匙小孩愛吃的黏稠狀食物,把食物放到孩子嘴邊,引誘孩子用上嘴唇把食物刮下來吃掉。
- 吸麵條:練習大力將麵條吸入嘴中,家長可以示範動作,讓孩子跟著一起做,並依照孩子的能力做適當調整。
- 用吸管:使用各樣吸管,如養樂多吸管、一般吸管、珍奶吸管等,練習「吸」的動作,並依孩子能力適當調整難易度及吸的內容物,如優酪乳、布丁、豆花等,更有挑戰性。
✩✩提醒:當孩子吸以上食物時,如麵條、布丁等,家長需在旁陪同及留意,避免造成嗆咳哦!
- 舌頭運動
- 可嘗試用「食物」誘發舌頭運動,促進/刺激舌頭的靈活度,例如,舔(舔夾心餅乾、舔冰淇淋、舔棒棒糖)、頂(將食物往上頂、送往臉頰兩邊)、塗果醬用舌頭寫字等。以上活動可於日常情境中執行,並依孩子的喜好及能力做調整,以增進口腔動作的協調性。
- 可嘗試用「食物」誘發舌頭運動,促進/刺激舌頭的靈活度,例如,舔(舔夾心餅乾、舔冰淇淋、舔棒棒糖)、頂(將食物往上頂、送往臉頰兩邊)、塗果醬用舌頭寫字等。以上活動可於日常情境中執行,並依孩子的喜好及能力做調整,以增進口腔動作的協調性。
✩✩以上有關孩子流口水的問題及建議策略,仍需由專業的語言治療師評估及指導,才能給予孩子及家長最適切的幫助喔!若家長想進一步了解圖文資料,請自行連結參考資料所示:
參考資料:LIKEST語言治療資訊讚:
1.https://likest2016.wordpress.com/2016/10/19/saliva/
2.https://likest2016.wordpress.com/2016/11/02/oralawareness/
3.https://likest2016.wordpress.com/2016/11/10/lips/
4.https://likest2016.wordpress.com/2016/11/15/tongue/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