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衛教與親子共讀
:::

兒童尿液篩檢

學童尿液篩檢---血尿與蛋白尿

 

    蛋白尿與血尿是腎臟疾病的早期徵兆,台灣早在1990年便開始進行學童尿液篩檢(國小一、四年級、國中一年級及高中一年級)。學校的尿液篩檢,採用試紙作生化試驗來測量。若連續兩次篩檢異常,就會請家長帶小朋友到醫院做進一步就診。常見學童尿液檢查異常的情況包括血尿、蛋白尿、和糖尿。其中以血尿佔最大部分。

    試紙驗出潛血反應不代表就是血尿,需要將尿液利用離心的方式,取得尿液沈渣檢查是否真的有紅血球,如此才真的是血尿。尿液沈渣鏡檢證實有血尿,就必須追查血尿的原因,對兒童而言,常見的血尿發生原因包括:1、各種腎絲球腎炎。2、良性家族性血尿:有家族性血尿病史但腎功能都正常,只要定期追蹤即可。3、尿路感染。4、高尿鈣症或尿路結石。5、尿路畸形(如水腎、游離腎、多囊腎、尿逆流、尿道狹窄)。6、尿路腫瘤。血尿病童只要不合併蛋白尿,經過抽血與腎臟超音波檢查確定沒有腎臟結構的異常,則大都是良性的問題,不須治療,更不須腎臟切片。但仍要定期追蹤,一旦有蛋白尿增加、腎功能異常、高血壓,可能就需要作腎臟切片診斷以及介入性治療。

    正常人的尿液中本來就會排出少量蛋白質,但在某些狀況下蛋白質會超過可接受的範圍。蛋白尿通常用早上起床後第一泡尿檢測較準確。蛋白尿可以是某些腎病早期的唯一表現,也可以是某些嚴重的全身性疾病侵犯腎臟的證據;但也可能只是一種短暫的生理現象如發高燒、劇烈運動、急性感染與姿勢性蛋白尿(蛋白尿只發生於站立時的日常活動,相反地,在平躺休息時則完全無蛋白尿的情形)都可能造成暫時性或功能性蛋白尿,此類蛋白尿預後良好。反觀;每次尿液檢查都有蛋白尿存在,則稱為病態性蛋白尿。只有持續性的病態性蛋白尿才需要進一步檢查。當大量蛋白質流失到尿液的時候,病患可能出現眼皮、腳踝與小腿水腫。

    血尿或蛋白尿常是腎臟或其他全身系統疾病有侵犯腎臟的第一個警訊,千萬不可等閒視之。唯有密切的觀察疾病的進展,作出正確判斷及早採取適當的處置方法,才是兒童血尿與蛋白尿的正確處理態度,唯有愛腎護腎,才有勝(腎)利人生。

 

作者

一般兒科 張瑞文主任

現職

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一般兒科科主任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小兒學專任副教授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急重症醫學研究所副教授

學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學士

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博士

專長

兒童腎臟疾病、兒童過敏、自體免疫風濕疾病、兒童慢性腎臟病、

兒童腎臟移植

門診時間

每週一上午第五診 兒童內科 第5診間

隔週二上午第五診 兒童氣喘過敏及腎臟泌尿科 第5診間

每週五下午第五診 兒童內科 第5診間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