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熊邁的故事

大德曰生紀念園區 永生樹 插圖

2009年5月,17歲的台灣留學生熊邁在墨爾本發生車禍導致腦死,他的家人們忍痛作出器官捐贈的決定,將無私的愛遠遠邁向南半球的澳洲土地上。

  熊邁是個單純又無厘頭的大男孩,他的言行舉止常常讓周圍的人感到有趣、開心,令熊媽媽印象深刻的是,在他去澳洲留學前,竟然把家裡的廚房燒掉了一大半,讓熊媽媽又好氣又好笑。雖然如此,熊邁的體貼善良也很令人難以忘懷,只要周圍有人被忽略時,他都會主動去跟他們打招呼、聊天;這也是為什麼一有聚會的時候,大家都很期待熊邁的出現。

  母親節前一天,熊媽媽接到越洋電話通知她:「熊邁發生嚴重的車禍,肇事司機撞到熊邁後逃離現場。」當她聽到墨爾本的小醫院不收熊邁的時候,熊媽媽認為兒子的傷勢應該非常嚴重,她甚至覺得熊邁在受傷時就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了。他們趕到醫院以後,醫生表示熊邁已經腦死,他問熊媽媽:「熊邁還很年輕,器官的狀況非常良好,要不要考慮將熊邁的器官捐贈出來?」

  家人為熊邁決定器捐的過程,並沒有太多的困難與掙扎,一方面是因為熊邁的病況確實無法治癒,另一方面是「愛你的鄰舍」的基督教信仰,讓他們在承受意外衝擊的痛楚時,仍能保持理性的思考與判斷。熊媽媽想起熊邁這個孩子雖然調皮,卻關懷他周遭的每一個人,來澳洲留學也是為了要成為一名護士,所以他們相信善良的熊邁,一定願意將器官捐贈出來、幫助更多的人。

  為了追查肇禍的駕駛人,熊媽媽他們在當地開了一個記者會,記者問熊媽媽:「會不會後悔將熊邁送來澳洲唸書?會不會覺得浪費呢?」熊媽媽說她並不覺得浪費,「這九個月來,熊邁有很多的進步,而且他也更認真地面對自己的人生,他在墨爾本認識很多的朋友,在教會裡擁有彼此相愛的關係,這九個月對他的人生是有意義的。」

  在記者會中,熊爸爸說:「熊邁不再是我們的孩子,他是大家的孩子。」剛聽到這些話的熊媽媽,心裡充滿了疑問,不過她逐漸能了解為什麼熊爸爸會這麼說。「無論是認識他或不認識他的人,在知道了這件事情後,都深深地被觸動到,這種痛苦的情緒有許多人一起分擔…」

  他們在澳洲為熊邁舉行喪禮時,有4百多人來參禮、跟熊邁告別,熊媽媽說:「看到這麼多人參加熊邁的告別式時,我也深受感動。」後來熊媽媽才明白,很多來參加喪禮的人只是附近的店家,熊邁只要經過這些店家時,都會跟大家笑著打招呼,所以在知道熊邁的意外後,每個接觸過他的人都感到不捨與難過。

  有一些人聽到熊媽媽為熊邁作器官捐贈,對她提出很多相反的意見,所以熊媽媽了解要在台灣推行器官勸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器捐者家屬所面臨到的壓力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明白的。這些事情發生後不久,熊邁的姐姐跟她聊天時提到,熊邁曾經跟姐姐討論過器官捐贈的事,他表示如果自己要離開這個世界時,他希望能把身上有用的東西捐出來;知道熊邁對「器官捐贈」的想法,熊媽媽深感安慰地表示:「我很高興能幫熊邁完成他的心願。」

  事後,住在澳洲的友人告訴熊媽媽:「自從熊邁的事情被媒體大幅報導後,當地居民對他們的態度有很大的改善,他們印象中的亞洲人常常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但是熊邁改變了他們的想法。」從友人的對話中,熊媽媽更加確定熊邁在墨爾本的九個月中,跟其他人的互動、對別人所產生的影響都是有意義的。

  熊邁住院期間,院方及紅十字會在照護的流程上非常仔細,所以熊媽媽一家人都非常安心地將熊邁交給當地的醫療系統。回台灣後,紅十字會特地來函告知「受贈者術後的狀況都非常良好」,令熊媽媽更加欣慰地是這些受贈者都陸續寫信過來表達他們的心情。

  「心臟受贈者是一名50多歲的老人,手術後跟家人過著健康正常的生活;腎臟移植病人是一位罹患糖尿病、長期洗腎的女性,她說這是她一生中收到過最寶貴的禮物;換肝的年輕人手術過程很順利,現在已經和未婚妻結婚,開啟新的人生。」

  熊媽媽說熊邁的名字有邁出去、拓展的意思,在意外發生之後,她深深覺得這個兒子果真恰如其名,把無私的愛遠遠地邁了出去,這就是熊邁!

  「他還是走在墨爾本的街頭上,我們可以看到路上有很多個熊邁…」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